醫生是一個神圣的職業,而且也都是以嚴肅的形象出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任何人都不會輕易地將“段子手”和“醫生”聯系在一起,事情總是有意料之外的,偏偏在英國就出現了這樣一位“段子手醫生”。那醫生是如何成為“段子手”的,兩者之間又有真沒聯系呢?這就需要從下面這本即將被介紹的《絕對笑噴之棄業醫生日志》中找尋答案了。
《絕對笑噴之棄業醫生日志》的作者是擁有多種身份的亞當·凱,而在本書中,他最重要的身份是一名婦產科男醫生。他以日記的形式記錄了從2004年到2010年,自己從實習醫生一步步做到主任醫生期間發生的故事。這本書在半年內就狂銷100萬冊,出版當天亞馬遜癱瘓三小時!多家媒體聯袂推薦,感動了33國讀者,更令人驚訝地是,出版首日作者就被部長叫去談話了。這本書究竟為何有如此巨大的魅力,我想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由淺入深地分析:
1:婦產科男醫生職業的吸引性
盡管大家現在對男性當婦產科醫生這個職位漸漸習以為常,但在不同文化中,還是會有很多人在思想上市沒有真正接受這個事實的,當然也會有很多人對這個職業產生興趣,有很大的好奇心去了解。不管怎樣,關于男性當婦產科醫生都還是具有一定的話題性的,這對銷量或多或少做出了貢獻。
2:幽默詼諧語言的感染性
在這一層次,就可以找到將“段子手”和“醫生”聯系在一起的答案了。醫生這個職業不能說是枯燥的,更應該用“沉重”這個詞來形容。在這個行業里,不允許有一點的誤差,但大家又不可能時時神經緊繃,讓自己過度緊張。所以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學會自我釋放。在這本《絕對笑噴之棄業醫生日志》中作者就用幽默的語氣記錄了自己在婦產科的日常。
比如文中作者提到的:在病人聽到說自己得等到下周才能做上核磁共振的時候,病人威脅醫生說要打斷他的腿,而醫生卻不慌不亂,就想給病人找球棒,因為這樣自己就能休息幾周了。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遇見這樣的事情很可能就緊張害怕了,因為現在的醫患事故層出不窮,醫生和病患之間的關系也是相當緊張,但作者就用這么輕松幽默的語氣,將這件事寫了出來,就足夠體現作者的幽默性。
還有一處印象深刻的是,作者提到在急診室給病人開事后避孕藥,病人卻問道:“昨晚我和三個人睡了,只吃一粒夠嗎?”也許言語有些直接,但這不正就是屬于直接性的幽默感嗎?
在這一層面,體現了作為醫生的作者的幽默感,而這就是所謂的“段子手”吧。文中還有很多不同幽默的表達,作者將自己遇見的好玩的事情,用段子的形式寫了出來。如果你們感興趣,可以自己去發現。
3:充實內容背后的精神
《絕對笑噴之棄業醫生日志》這本書在之前就提過,記錄的是作者6年間在婦產科遇見的故事。而這大多就圍繞著各種生孩子的狀況,這其中會涉及到一些專用名詞和術語,雖然看不懂但都有注解。我想這也算是一種福利吧,尤其是對于職業與婦產科有關的讀者而言。
還記得作者不止一次在文中提到,自己請假的困難性。因為所處職位、職業以及排班各種原因,醫生請假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就連度蜜月也不例外。而且醫生的工作時間有時就是顛倒性的,甚至有時候要連做好幾臺手術,這種感覺就像是大學生在平時一天到晚需要考試一樣。但不管怎樣,醫生還是盡己所能,從沒有真正抱怨過。我想這就是醫生背后犧牲自我的精神吧,也正因如此,才會感動如此多的讀者。作者說:“婦產科是唯一一個讓我興奮,并且真的有所期待的地方。”這也許透露著一絲幽默,但背后卻是真正的滿足與自豪。而這就是作為一名醫生的驕傲吧。
總體將這本《絕對笑噴之棄業醫生日志》看下來,覺得對于不管是新手醫生還是醫生老將都會有不同的收獲,真的推薦大家可以閱讀。在“沉重”中找到幽默,在“幽默”中找到感動,是一本值得品味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