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工作,一直兢兢戰戰,老是害怕出錯,但這就應了“墨菲定律”,越是怕出錯,越怕出錯,就真的出了一個小小的“事故”。
隨著工作的得心應手,開始慢慢在工作中加入自己的一些想法,是為了更好的做好工作,做出更好的內容來。但是,人總是容易不理性和認識不足的,自己也有些意識到可能會有些問題,但并沒有太看重。
結果真的出現了問題,自己在考慮一部分用戶的需求時,忽略了另一部分用戶的需求,然后就看到了用戶的反饋,自己略有崩潰,沒有在問題發生前就提出改進,而是等問題發生來驗證自己的想法,這是個很可怕的事情。
既然意識到了問題,為何不能在第一時間就將問題避免呢,為什么要等到問題發生了呢?是內心還有一絲絲僥幸嗎?還是堅持自己的想法呢?我覺得都不是,更多的是因為自己處于模糊的灰度之間,搖擺不定。
問題發生后,第一時間進行自我檢討,并提出改進的措施,避免下次發生,并盡量的滿足不同需求的用戶,做到將問題止于源頭。
雖然工作中大部分的流程都是這樣,也可能有些人問題發生了,補救完了就結束了,沒有后面的拔本策,但作為一個在日本環境工作過的人,還是深深的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這不是問題的大小,而是自己對于問題的敏感度到底如何,自己到底有沒有投入在工作中,是得過且過,還是抓住每一個幾月和發現每一個問題呢?
這不禁讓自己在幾天中,都陷入了這個問題中,思考不出,最后發現還是要從內心中尋找答案,自己為什么要做,不明白這個就無法真正的理解和投入到現在的工作中。而有了信仰,有了新念,就自然不會放過任何一個看似小的問題。
這是自己需要提高的地方,也是自己需要彌補的地方,讓自己有足夠的精力去投入工作中,就是說要好好休息,然后盡量少的精力用于不需要的地方,比方說手機、微信、朋友圈等。拿出真正的時間,面對面的進行交流,做少而精致的事情,我想這就是這次的思索,也許還會繼續思考下去,直到找到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