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當理論
十大基本操作守則
1、 賠錢的部位絕不要加碼。或“攤平”。
2、 在開始操作或加碼時,絕不能不同時設停損,以便在你萬一差錯時,你能出場。到了停損點一定要出場~!
3、 除非是朝操作所要的方向,否則絕不要取消或移動停損。一旦低點出現,而市場且開始回升就應該用新停損點來取代舊的停損點。
4、 絕不要讓合理的小損失演變成一發不可收拾的大損失。情況不對,立即退場,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5、 一筆操作,或任何一天,不要讓自己虧掉操作資金的10%以上。
6、別去抓頭部和底部(嘿嘿),讓市場把它們抓出來。亞當理論永遠抓不準頭部和底部。。。。。。想去抓的人也抓不準。但是頭部和底部終于出現時。。。。。。亞當理論只會錯一次。
7、 別擋在列車前面。如果市場往某個方向爆炸性發展,千萬別逆市操作,除非有強烈的證據,顯示反轉也已發生(請注意,是已經發生,而不是將發生或應發生)。
8、 保持彈性。記住你可能會錯,亞當理論可能會錯,世界上任何事情可能偶爾出差錯。記住亞當理論所說的是幾率很高的事,而不是絕對肯定的事。
9、 操作不順時,不妨縮手休息。如果你一再發生虧損,請退場到別的地方去度假,讓你的情緒冷靜下來,等頭腦變得清醒再說。
10、 問問你自己,你全身從里到外是不是真的想從市場中賺一筆錢,并仔細聽一些你自己的答案。有些人心里上渴望著賠錢,也有些人只是想找件事做。“認清自己。”
?
停損點
1、 所有的市場都只是圖上的線路。線路的名稱根本不重要,不能偏愛某些市場。
2、 只有隨勢操作,才能在市場中賺到錢。因此,我們必須等待趨勢出現才進場。這表示,我們應跳上正在移動的市場。
3、忘記便宜二字,忘記昂貴二字。市場絕不會漲到不能買進,也不會跌到不能賣出的地步。
?
何時進場操作?
線索1、突破(成交量,各種持續性的形態被突破)
市場漲到圖形中以往許多高點或所有高點之上。或相反的,在做空時,市場跌破圖上可見的許多低點或所有低點。兩種情況都顯示,這波移動的背后,有足夠的力量推動價格進入新的境界。突破前的盤整時間愈長,移動愈顯著。換句話說,市場突破近六個月的所有高價,比突破近三個月的所有高價還顯著。
線索2、趨勢改變(反轉,衰竭跳空)
市場突破明確的長期下跌趨勢,而且新的上升趨勢又攻克以前幾個高價。要使市場從長期確立的下跌趨勢扭轉,需要很大的力量。新的上升趨勢因市場一再漲愈新高價時,這是很顯著的行為。放空時,則要尋找上升趨勢扭轉為下降趨勢的情形。
線索3、缺口或當日高低價差大,(突破跳空,中繼跳空)
市場本來相當沉悶,但突然之間跳空向上,或當日高低價差顯著增加,顯示市場已經蘇醒,某種事情正在發生。特別是如果與線索1 和線索2 一起發生時,尤為重要。做空時,則要留意跳空向下的情形。
事物的本來規律
愛因斯坦稱詞尾:“惰性”。也就是說,物體傾向于做最懶惰的事――最不花腦筋的事就是原本已經在做的事。任何形式的改變,不管是方向還是速度,都相當不懶惰,因此他們不會去做這種事,除非空間――時間轉變(牛頓稱之為“力量”)迫使他們非這樣做不可。
市場的情況完全一樣。他傾向于繼續做他已經做的事情。如果他正以某種速度上漲,那么他會繼續這么做,除非某種力量(買盤或賣壓)導致它加速或減速。如果他正在下跌,情形也是一樣。如果它正呈橫盤整理走勢,狀況也相同。因此,如果你想知道市場將來最有可能做什么事,那么不妨看看它現在正做什么。
如果市場正呈橫向走勢,那么他會繼續保持這種狀況,直到改變為止。為什么他改變之前,就想投身其中?(上升趨勢中只做多,下降趨勢中只做空,不過也許你能做得更好,當然你得具備一定的技術控制能力,比如矩形持續形態)只在已經發動的市場中操作。如果市場暫時不動,為什么要進場?他目前哪個方向也不去。在他顯然發動之前,為什么要介入。
接下來的推論是:我們只在移動厲害的市場中玩。
1、 羅伯看著我說:“好吧,”他說:“這麼說吧,如果市場上漲,我會買一些。如果漲得更多,我會多買一些。如果再漲,我會再買一些。如果市場下跌,我會賣出一些。如果跌得更多,我會多賣一些。如果再跌,我就再賣一些。”
2、他們決不,從不讓任何有關市場的意見,阻礙自己的操作”。
?“為了在市場上成功,我們應該投降”
3、“向市場低頭,是有放棄一切的意思在里面,這表示我們將放棄關于市場的一切寶貴意見.判斷與結論。這件事情之所以這么難以做到,是因為我們之間許多人,經年累月投下無數心血研究市場,累積下來自以為與眾不同的高見。(或許不用這么做,假如你足夠自信自己的技術分析能力)
人們問他是怎么有今天的,他答道:“從事操作不需要懂太多。”他接著補充,這和他不太注意其他各種事物有關。
史洛門是這樣說的:
“ 要在市場上成功,第三大障礙并非我們對市場了解得不夠,而是我們懂得太多了。我們必須忘記自以為懂得的一切事,才能對真正發生的事情“看”得更清楚。”
換句話說,我們必須愿意投降,追隨市場得腳步-而不是設法要把它納入我們的意見和”知識”的小框框里。
有關資金流動的研究和各式各樣的基本分析都必須束諸高閣。
能夠預測當然很好,不過當預測與現實背離時,我們必須跟著現實走。能夠分析當然很好,不過當分析與現實背離時,我們必須跟著現實走,知識豐富當然很好,不過但知識與現實脫節時,我們必須跟著現實走。而什么是現實?很簡單,就是他目前實際的走向。
我們必須讓自己反映市場,追隨他,向他屈服。我們應樂意放棄自認為了解的事,好讓我們能直接看清它的真面目。
人類心靈喜好復雜,不太能接受簡單的事,原因是他實在太簡單了。
價格。價格是最重要的。價格是最真實的。操作者對市場所知道的每一件事,都會反映在價格上。市場對自己所知道的每一件事,也反映在價格上。價格反映了成交量.未平倉合約.以及所有的事。價格是我們想觀察的唯一的東西,因為價格是市場正在做什么的指標。所有的基本面都包含在價格之中。
供給與需求也包含在價格之中。價格說明了一切。
史洛門說:
“人們所說的每一件事情,深入去看,都只有一句話,那就是價格是唯一要緊的,當我們觀察市場時,其他都不重要,因為每件事情都會反映.總結.歸納到那一件事上。每一件事都是如此。”
價格是最真實的。
多數操作者一心一意關心的也是,什么事情應該發生。所有基本面的考慮,都是基于什么事情應該會發生。如果一種商品的供給量充裕,那么市場應該下跌。如果收成不佳,那么需求量會大于供給量,價格應會上漲。如果艾略特波浪還有一只腳沒完成,那么市場應會上漲。如果相對強弱指數(RSI)高于80,那么市場應該會反轉向下,我們的思想一直圍繞著什么事應該發生而打轉。圍繞著市場應該怎么做。但是在市場上,這些事一點關系也沒有。重要的是目前發生的是什么事......意思是說,我們注意的是“目前”的價格“是”怎么樣。
如果我們真的好好想一想,我們將發現,市場之中唯一要緊的,是目前他往哪個方向走。其他每件事都--完全--無關緊要。如果世界上每個系統和方法都說某一特定市場此刻應該下跌,而事實上他卻在上漲--那么上漲才是目前的走向。這才是最要緊的事。
最不武斷的行為,是讓市場告訴我們何時獲利了結。其中一種方法是:只要順著市場走勢不斷移動停損點,直到觸到停損出場為止。
我們所不想做的事,是把我們的參數加諸市場之上.....我們不會想去告訴市場,它應該怎么做。我們愿意屈服在他目前的走勢之下。如果我們目前所做的正是他正在做的事,那么我們肯定會賺錢......而這正是進出市場最要緊的事。
亞當理論僅僅根據市場自己說些什么,就做到所有的事......它所根據的不是我們對市場說些什么。舉例來說,亞當理論決不尋找頭部和底部。事實上,亞當理論總是找錯頭部和底部。但如果你肯靜下心
來想一想,尋找頭部和底部不是很武斷的事嗎?
首先,如果我們要設計一個完美的操作系統,我們希望這個系統是怎么樣的一個系統呢?
簡單........?沒錯,我相信愈簡單的就是愈基本的。舉例來說,核能是根據一個非常簡單的公式發展出來的。這個公式說,能量等于質量乘以光速的平方。東西越復雜脫離它的本質越遠。
追隨市場......?沒錯,它重視的是市場實際的表現,而不是它應該有什么表現。
具調適性......?一點也不假。它應該具有彈性;能夠迅速調適,甚至馬上反應任何市場狀況。
能處理任何時間架構.....?沒錯,不管是一周的時間,還是30 分鐘的時間,它應該運作的一樣好。
不能落后.....?對,它應能立即反映市場上的任何變動。
衡量準確......?沒錯,在我們還橫加干預的情況下......市場會自我衡量。
不武斷.........?最重要的......不能武斷。
反映市場.......?或許你永遠不會這么說!沒錯,它應順勢而為.........完全屈服于市場的實際表現。
市場十分精確的反應生命本身--永遠相同,但卻永遠不斷的變化。或者講得更精確些,骨子里面永遠相同,表面永遠不斷在變化。亞當理論處理的是市場的本質,而這是永遠相同的。但是這種本質,只有與市場“交相契合”的個人意識,才能真正理解。這種交相契合的基本原則雖永遠相同,但卻永遠在變化之中。
“低買高賣”這句話是老生常談。多數操作者都把這句話奉為圭臬,可是,多數操作者都賠了錢!亞當理論的說法卻大不相同 “買高,賣得更高”。
史洛門用一個真實的故事,來強調這一點。
“許多操作者都有如下的想法,也就是如果市場跌的夠深,變得“便宜”或“超賣”時,就應選個時點買進;相反,如果市場漲的夠高,變得“昂貴”或“超買”,就應找個時點賣出。這種想法應永遠從我們腦中消失。
我永遠不會忘記那句話;
“我會賣到他跌到零為止。”
“如果他上漲的話,”我說“如果他漲個不停,你會一直去買他――永遠買下去嗎?”
“永遠買下去。如果他漲個不停,我會買到他升抵月球為止。”
我永遠不會忘記那句話;
“我會賣到他跌到零為止。”
“如果他上漲的話,”我說“如果他漲個不停,你會一直去買他――永遠買下去嗎?”
“永遠買下去。如果他漲個不停,我會買到他升抵月球為止。”
我們怎么知道市場是上漲?用最簡單的方式來說:
因為它正在上漲。
市場正往上漲的最好證據是,它已經開始上漲了。
市場正往下跌的最好證據是,它已經開始下跌了。
有誰知道市場就要上漲?我們認為市場“應該”上漲,根本一點重要性也沒有,重要的是市場目前正在做什么。然而,多數操作者就是不肯追隨市場。他們相信他們應該在漲勢發動之前就已上船。他們會去計算:假使自己在船上,現在應該賺了多少錢。他們找出許多理由,支持自己現在不買的決定。這些理由,你知道的有多少?
1、 等候反轉,用較低的價格買進。
這個理由也假設人有先見之明。你怎么知道馬上會回擋,讓你上船?如果真的回擋,為什么你要買進?為什么市場轉跌之時,你要去買?
2、 現在應該提防形成頭部
這又是另一個假設。市場正在上漲,為什么他應該反轉下挫?為什么不趁它還在上漲時買進?頭部和底部使操作者永遠抓不準的東西。關于這一點,稍后我們還會詳細討論。
亞當理論會說,盡管放心,竭力去追隨市場。市場絕對不會漲到不能買進的地步,也不會跌到不能賣出的地步。
頭部和底部是技術操作者永遠沒辦法抓準的東西。為什么?因為所以的操作者都想抓準頭部和底部。操作者都想抓住頭部和底部,造成一敗涂地的人俯拾皆是。抓頭部和底部的想法違反了亞當理論告訴我們的一切事情。他是一種武斷的做法;落入了“應該”的巢臼;而且不甘臣服于市場。抓頭部和底部,不啻宣告:“我懂得比市場懂得還多。。。。。我懂得比其他操作者還多。我比其他人聰明。”這未免太自大了。夜郎自大的人可以贏一陣子,但隨后他們就跌得鼻青臉腫。到年底算總帳而賺錢的人,都是那些對市場抱著謙卑態度的人。
開門見山地說,務請忘掉頭部兩個字,忘掉底部兩個字。操作的時候,務必把目前的趨勢看作永遠不會結束!這教你鉗口嚼舌嗎?用另一種方式來說:你應該讓市場證明他已經做頭部或見底反彈。亞當理論總是猜不準頭部和底部。。。但是頭部或底部真的發生時它會告訴你趕快平倉。
期貨操作,除此之外,別無良方。即使你是短線可,你也必須在賺大錢的同時,認陪小錢。
為什么原本虧損的部位還要再加碼?我們怎能用那種方式來“映射”市場呢?我們唯一要增加進貨的部位,是那些已經賺錢的部位。如此,我們才算是隨勢操作、跟著市場所走的方向而走、趁勝追擊、臣服于大勢之下。你有沒有看過下列的現象?操作者建立了某個部位,然后才發現市場走勢對他很不利,于是他抱緊部位,期待市場不會惡化,同時死也不肯承認市場已經惡化。
在我們發現自己正在期待市場出現某種事時,立即平掉部位,會是最保險的做法。
我們這個時代或可算是最偉大的一位操作者這么說道:“操作的秘密……在于你怎么出來錯誤的部位,而不在于你怎么處理賺錢的部位。”
何時獲利了結?”最不武斷的方法,是讓市場告訴我們怎么做。曾經有多少次你在獲利了結之后,眼睜睜地站在場外看著大盤上漲?如果我們只是設法“映射”市場、追隨市場,那么在應該退場之時,事情會變得很明朗。我們必須一直往上設停損,直到市場反轉對我們不利,把我們帶出場為止。(類似于AO/AC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