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在住處寫字、讀書,忽然意識到:是不是母親節就快要到了?我把手里的書往書桌上一放,順勢向后一倒趴到床頭,翻開日歷,眼睛左右掃視開始搜索目標,之后鎖定:5月10日(母親節)。
該給終日忙碌不休的媽媽買份怎樣的禮物呢?如今我和弟弟都已是實現“山里孩子往外走”,求學、工作,常年在外地。現在,我們均已畢業,母親終于可以卸下那份操勞的重擔,享受生活的美好,讓自食其力的我們回報這份恩情。大學期間,我們都只是買食品或飾品略表心意,但今年弟弟也畢業了,總該有點不同吧。
想到這兒,我一骨碌爬起來,過于興奮的自己也沒看時間就撥通了弟弟的電話。
“嘟,嘟,嘟…”現在仍能清晰想起那溢于言表的激動之情。
“喂,哥!”電話那頭傳來睡意濃重的聲音,我才意識到已是夜里10點半了。
“你躺下了,今天怎么睡這么早,沒有看書嗎?”這種關于“讀書”的慣有開場白,那天似乎有點牽強,有點不合時宜。
“今天上班有點累,看了一會兒書就困得不行,怎么了,有啥事?”我能想象得出弟弟是閉著眼睛在說,估計還心想著接完電話就迅速睡下。
“哦,下個月十號是母親節,咱們今年買什么禮物?你留意一下,等有時間再聊一下,今天你先睡吧!”不好意思的我順著弟弟的意思,祝他晚安。
“好的,明天我給你打電話!”
這是幾天前的電話了,第二天我們分析了母親的心理:肯定會覺得花錢浪費,所以說好每人上交一點工資算作“經濟孝心”。至于禮物,跟母親要絕口不提,希望給她一個surprise!但是究竟買什么,需要再議。
昨晚加完班回住處,在霓虹閃爍的中關村南大街上騎著單車,哼著那些耳熟能詳的經典歌曲。弟弟打過來電話,興奮地說:“哥,母親節的禮物我想好了,咱們買一朵康乃馨,烘托一下節日的氣氛,然后我回家帶咱媽去八里溝玩兩天…”
“恩,好,不錯!”我在電話這頭完全表示贊成。
“還有,你也要打電話去說服咱媽,別讓咱媽不去,到時候我回家直接買了票…”
“好的,沒問題!”我忍不住笑了起來,感覺我倆好像是在搞“地下活動”,還得里應外合,前后夾擊,而目的就是為了給母親一份母親節的禮物。
聽著弟弟的計劃,我想起了那些曾經:
曾經耳邊響起《兒行千里母擔憂》的歌聲,我都會和著節拍在心里吟唱良久。母親并不完美,甚至算不上漂亮,但她用行動詮釋著自己的母愛,堅持讓我們兄弟倆讀書,走出大山,習得一技之長。
曾經將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僅僅視作一首詩,而現在它卻融入我的生命,成為心中的真情流露。
曾經每次離家,母親都忙前忙后的幫我們收拾行囊,把吃的喝的裝成一個大包,坐車的時候抱著行囊就像帶著母親所有的祝福那么踏實,讓它一直陪伴著自己闖蕩外面的世界。后來這種行為竟成了一種習慣,沒有母親的收拾動作,總感覺離家時會缺少點什么,所以我總是選擇母親在家的時候出行。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時間總是在無意間悄然流逝,母親節也越來越近,禮物也已和弟弟定好,但這并不是最重要的,禮物的關鍵是我們心中的那份愛與真誠,相信母親一定懂得。
未來我們會更加努力,用心的去詮釋這份愛,最后真心的祝福全天下辛苦操勞的母親:節日快樂,平安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