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我在畢業實習。有一天,我提起好想好想吃火鍋,帶我的小姐姐就邀請我還有同部門的其他同事去她家吃火鍋。其實再此之前,她就跟我說想要請我們同部門同事去她家玩,她還為了這聚會就忙著在家里搞了好幾天大掃除——有好幾個挺好看的瓶子,小姐姐想弄點花插上。于是去之前,我就去了趟花店,想著可以帶上點什么花,也是個意思不是?于是我東挑西選,最后挑了一枝百合和一枝香檳玫瑰。
這不是第一次送人花,但卻是第一次去別人家的時候帶花。買花的時候,我莫名而來的高興,百合的香味更是讓我瞬間就喜歡上了它,拿著花一路上不停的嗅,蹦蹦跳跳回到了宿舍。原本,花店老板娘說只有一個晚上可以不用放水里,可我還是翻了整個宿舍,最后找到了個小礦泉水瓶子,灌了半瓶子水,然后把花放上去。每過一會我就跑過去聞一次——我開始有點不想把花送人了。我想著,要不把香檳玫瑰送給小姐姐,我自己把百合留下來。可是我又想想,我馬上就要實習結束,花到時候又沒人看護。于是第二日,我就帶著這兩枝花去了小姐姐家。
小姐姐見到這花時,也驚嘆它的香味。我拿著她遞過來的剪刀,細細的修剪了一下花的枝葉,再放在小姐姐遞過來的裝了淡鹽水的玻璃瓶里頭。我穿過她家的餐廳看到陽臺上那幾盆開的正好的花,我想這百合應該能香很久。果不其然,還沒過一周小姐姐跟我說又一個花苞打開了,而且香味愈來愈濃烈!
寫花大抵到這里就止住了,后面卻想說說“買花后遺癥”。
聚會以后,我和另一個同事跑去看花。四月的公園里那成片的櫻花樹,終于舍得給世人下一場櫻花雨。我和同事看的心情舒服,偶然又談到那兩枝花。同事說:他有一朋友,是一個人租房子外在打工,把房間收拾的很好,也會買花,生活很自由自在,心情總是很好。相反,他賺的錢比他朋友不少,卻并沒有舍得做這些,還總覺得錢不夠花。
我并不知道,如果一個男孩子收到花會是什么表情,但是女孩收到花大抵都是很快樂的。我不知道,為什么早年有人說情人節送女朋友、媳婦或者女性朋友鮮花和巧克力是很俗氣的。其實我個人覺得,花滿足女人愛美的心,巧克力滿足了吃貨的心。兩樣東西的花費也并不大,卻支撐住了感情的重量。何以有人卻要毀了這感情媒介,或者用花費更大的其他事物去代替這一媒介?難道深厚的感情已經不需要偶爾的驚喜,又或是,高物質才能真真的代表深刻的感情?這我不想多想,怕毀了我對人性的希望。
不過作為一個愛美還愛吃的單身狗,我想,我的工資除去日常生活,還是夠給自己買枝花、買塊巧克力的,何不做一點點讓自己快樂的事情?
所以,發了工資,記得也給自己買一枝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