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在大學| 娛樂至死的年代,我們需讀些什么》

眾多放飛自我的學子們,在大學四年的墮落軌跡都是一樣一樣的:與手機難舍難離,凌晨幾點,屏幕還倒映著一張張滄桑而頹廢的臉;在微博和B站上,一遍遍消磨著不知去哪的時光。高中偷偷看小說的刺激和迷戀感再也無法找尋,自由給得太多,束縛反而愈重。

對讀書的耐心,漸漸被手機和電腦所吞噬。還記得大一的時候,在和新舍友玩狼人殺的間隙,手捧一本《平凡的世界》,淡定地仿佛置身事外;

大一寫的讀后感,還配了萌萌的插畫
大一寫的讀后感,還配了萌萌的插畫

在書中主人公少平的感召下,大學第一個寒假,過年期間,跑去一家粵菜館端了一個多月的盤子。因為那時的自己,覺得少平那么勇敢而堅強,我和他一樣大,為什么不能自食其力?

中午時分,他回到久別的大牙灣煤礦。
他在礦部前下了車,抬頭望了望高聳的選煤樓,雄偉的矸石山和黑油油的煤堆,眼里忍不住灌滿淚水。溫暖的季風吹過了綠黃想間的山野;藍天上,是太陽永恒的微笑。
他依稀聽見一支用口哨吹出的歌在耳邊回響。這是贊美青春和生命的歌。

用一本書里的精神來指導自己的行動。書的力量,遠比常人想象的大。

時光慢慢向前推著,開始忙著社團活動,忙著談戀愛。對長篇大段的名著小說不再提得起興致,因為總有手機的提示音響起,放下書的誘惑無處不在

但所幸讀書的熱情仍在。偶爾路過書店,會選擇一些詩詞短篇,讀來口齒留香,可隨時感嘆一句然后丟開。愛莊子的逍遙自在,愛孔子的君子之風,愛小窗里的幽記冥思,也愛宋詞里的詩酒年華。

《蘇軾詞》 劉石 評注

大概是學新聞學的原因吧,對這個浮躁的社會莫名多了些奇奇怪怪的感悟:感嘆碎片化的閱讀時代,把人們的腦袋全打上了無用的補?。桓袊@新聞熱點的不斷刷新,問題本身卻永遠得不到解決;感嘆資本的浮躁,人心的隨波逐流……

有時會察覺到自己變成了一個容器,里面塞得滿當而又顯得空空無也。明明有很多想法,一旦訴諸筆上便無話可說。

于是又到一年寒假,強迫自己重新拾回對書的耐心。放下手機,遠離電腦,在冬日的暖陽下,拿起筆在《娛樂至死》上做著各種批注。

《娛樂至死》 尼爾·波茲曼
《娛樂至死》 尼爾·波茲曼

我們將毀于我們所熱愛的東西。
通過電視和網(wǎng)絡(luò)媒介,一切都以娛樂的方式呈現(xiàn)。人類心甘情愿成為娛樂的附庸,最終成為娛樂至死的物種。

隨后又拜讀了與喬治·奧威爾《一九八四》齊名的反烏托邦小說《美麗新世界》,頓時被里面所描述的“未來地獄般的天堂”唬得一愣一愣的。

工業(yè)時代帶給人們豐富的娛樂條件:電影、電視、電腦、手機……人們被娛樂工具所帶來的自由沖昏了頭腦,心甘情愿成為它們的奴隸。但我們不該是誰的奴隸啊,對老大哥的憎惡帶給人們自由,唆麻的快樂沉淪卻讓人提不起警惕。

只愿,讀書的人一直都在。而他們,永遠是自己的主人。


《大學生活和讀書專題聯(lián)合征文》活動鏈接:http://www.lxweimin.com/p/3515f7f0a20c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