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聞到一種味道的時候,覺得其實你很容易被滿足。
比如雞蛋剛剛被煮好,輕輕的敲碎蛋殼,一點點的將它完全剝離,露出白亮光鮮的蛋清,撲面而來的煮蛋的香味,將你與這個冷漠的世界瞬間隔離。
你覺得有種久違的似曾相識的感覺,這味道其實在你很久很久以前就已經打上了烙印,只是那時你還無從知曉,未來的世界里你將會用怎樣的記憶去回味過往云煙。
小時候每年都盼著過生日,因為那天的早飯我媽一定會給我煮上兩個雞蛋,再做上一碗香噴噴的葷湯面。
我一口氣吃完,媽看著。
那天回家,爸媽跟我講起往事,媽生我哥的時候,臍帶纏脖。
“你媽呀,生了你哥四天,肚子疼的快把一生的汗都流盡了。坐月子的時候,你姥姥來看你媽,帶著一籃子雞蛋。”
“我吃了4個,出了月子我把那一籃子雞蛋全都賣了,六十年代呀,吃著心疼啊!”
我裝著低頭找遙控器想調臺的樣子,淚水掉落在冰冷的桌面上……
我現在,每天還會吃一到兩個的清水煮蛋,每次入口之前都會聞聞帶著那個記憶的,一直也不會消失的親情的味道。
一個清水煮蛋,一鍋剛蒸熟的熱氣騰騰的饅頭; 又或者是冬天可以充當暖手寶寶的黃瓤地瓜,捧在手里的感覺;連童年偷偷摸摸學著大人的模樣打開還未發酵好的醬缸,用木質的攪勺在醬缸里興奮的攪來攪去時聞到的味道,這些在成長過程中不斷感知的,后來都成為了你整個生命中無法分割的一部分。
兒時的零食不是很多,不常吃到的酒心巧克力每次家人從外地帶回來的時候,象得到了一盒寶貝一樣,想吃又不舍得吃,于是把裝滿了酒心巧克力的盒子藏了起來,隔一天吃一個,這樣可以更長時間的擁有它的香味,到后來竟然忘記了放在哪里,急的哇哇哭了起來。
現在有時,也會想起那時香甜酒心巧克力的味道,去了一些地方,不管在國外還是在國內吃到的酒心巧克力,入口時無論怎樣細細品味咀嚼,卻無論如何也沒有找到小時候的感覺,不是太甜,就是太軟,沒有以前吃起來那種很有層次的味道。
還有用吸油紙包裹的牛肉干,每次會只品嘗一小口,完全沒有怪味,不咸不膩,香氣在口中長久回味。
現在去超市偶爾也會買上一些零食,作為茶余飯后的慰藉,但品種龐雜,看了又看選中的買回家里,每次吃過之后,都會覺得味道太過,有時還會吃完口干舌燥,嚴重的還會徒生上火,口腔潰瘍。
這樣的感覺多了,自然就漸漸遠離,至于味道就更不曾被記憶。
其實我并不是沒有好奇心,我喜歡美食,也喜歡嘗試做新的食材、料理,有一段時間因為身體的原因賦閑在家,開始研究起來西式點心,買來食材,黃油、低筋高筋面、淡奶油、抹茶粉、可可粉、香草精,還有那些盛放的模具,象小時候過家家時候的樣子,一做就是一下午,稱重量,把各種食材一一融合在一起,放進烤箱里,冷卻成型,脫模,最后擺盤、拍照、品嘗著自己親手做出的全新美食,那種小小的,由食物帶來的幸福感也會在那一刻油然而生。
我承認我喜歡很多的美食種類,不過記憶中的美好味道總是伴著濃濃的親情,混雜在內心深處,多年之后沉淀下來的會一直支撐你走過很多或是泥濘或是平坦的人生之路。
你對味道的好感度,對食物感到滿足,是你內心渴望的,這種對味道的辨識度不會因為物質的豐富;不會因為好奇心驅使;也不會因為食材的稀有等諸多因素而帶來改變。
相反因為歲月的流逝,親人的分離,那些再簡單不過的食材帶給你的最原始味道,反倒會愈加清晰的印刻在你的胃里,你的腦海里,你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