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對話,我的孩子從小就是“小大人”
首發:清北親子營
文/李沐遙
糖寶是我的女兒,快五周歲了。
糖寶兩周歲上幼兒園,入園不久,幼兒園邀請家長做助教半天。
她的老師認真地跟我說:“你家孩子早熟!”聽得我一愣。老師解釋后,我才明白。她是說糖寶是個懂得事情特別多的孩子,像個“小大人”。
四周歲的時候,和朋友一起帶寶寶外出旅游,我和朋友聊天,說:“感覺孩子沒怎么小過。”糖寶在旁邊接了一句“竟說大人話。”。
細思起來,糖寶的語言天賦的確很好。十四個月的時候,開始學習各種詞語,你教她的,就會跟著說。到十六個月大的時候,就能說很多句子了。十八個月已經能夠進行日常對話了。
糖寶滿十五個月的那天晚上,我把她抱在懷里哄她睡覺。跟她說:你已經滿十五個月了,來到這個世界已經450天了,媽媽每天陪著你,給你吃奶,哄你睡覺,帶你玩。你覺得幸福嗎?她接著說:“福哇!”然后喊我:“媽媽”。我“嗯?”了一聲后,她說:“愛你!”
那是她第一次跟我說“愛你!”也是我記憶當中最幸福的一刻。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寶寶能有如此好的語言天賦,得感謝姥姥。從寶寶出生開始,姥姥無論做什么,都會和她用語言交流。比如說:“姥姥要給你擦擦臉”、“姥姥要給你換尿不濕咯!”像這樣的日常對話,幾乎無時不在。
孩子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被當作一個有意識,能聽懂話的小生命去尊重。全家人沒有人覺得她是個什么都不懂的小嬰兒而已。被尊重的生命,才能更快地喚發出自主的意識。
她九個月的時候,我去上班,即使她不懂話。我也好言告訴她。媽媽要去工作,是為了可以賺錢養寶寶。給寶寶買好吃的,好穿的。所以,盡管她不開心,但慢慢地也能接受媽媽的暫時離開。
無論做什么,外出前我會親親她。告訴她媽媽去做什么,大概什么時候回來。
這個習慣一直延續到今天,她始終會確定的知道媽媽在哪里,即使我不在她身邊,但她知道我大概什么時候會回到她身邊。
給孩子足夠的愛,她才會有足夠的安全感,去面對大世界。這幾年,跟孩子說的最多的就是,我愛你!
以至于,在兩歲左右,我生氣吼她的時候,她就會問我:“你不愛我了嗎?”我告訴她:“我愛你!非常愛!但有錯誤的時候,媽媽也要批評你。”
她犯錯誤的時候,意識到自己錯了,會來求一個愛的抱抱,然后,我們會重新和好。還會繼續對彼此說:我愛你!
從孩子略懂話開始,就記得要和她交待事情,碰到問題的時候要講道理。用愛和尊重給她足夠的安全感,但也絕不縱容她的小錯誤。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在糖寶懂話以后,遇到她自己的事情,我通常都會和她商量。三歲的時候,看見商場里有舞蹈班,糖寶想要去學。我帶她上了一節試聽課。很意外,她全程跟了下來。課后,老師非常滿意她的表現,建議我跟著學。
回家后,糖寶跟我說,媽媽,學舞蹈太累了,我想長大點再學。我同意了。后來,接近四周歲的時候,她再次提出學舞蹈,在第一次正式上課的時候,老師訓練寶寶們開胯。老師的手按下去的時候,糖寶“哇”的一聲就哭了。
我當時好心疼,沒想到糖寶卻說:“我能堅持,等媽媽那么大,我就不能學了。”
之后,也帶她上過許多試聽課。她不喜歡的,我們都沒有學。只有舞蹈課堅持了下來。糖寶也一直記得,我跟她說起過的:任何喜歡的事,要做就要一直堅持下去。放棄了,以后就不會再有機會了。
去超市購物,她也會想買她要的東西。通常情況下,我會規定寶寶可以選擇一樣或者兩樣東西。有時她選定的,不論是否真的需要,或者價錢如何。我都會尊重她的選擇。
所以,她從很小的時候開始,就懂得要適度地放棄一些東西,并且為得到的感到滿足、快樂。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有時候,看見很想吃的幾樣東西,我甚至會忍不住跟她說,都買著吧!可她卻會告訴自己,我今天先買這個,明天再來買這個。如果,我允許她多買一樣,就告訴她這個是媽媽今天送你的。她就會特別開心。
看見小朋友都在學英語課,她也要學。上過外教的試聽課后,我問她,能聽懂嗎?她說喜歡,但是聽不懂。后來,我在網上找了一家只練聽力的網課。試聽了兩節后,寶寶說喜歡。在確定付款前,我跟她提要求,每天要按規定完成任務。她爽快地答應了。
后來,煩了、累了的時候,她會抱怨,要是不學英語就好了。可她還是會堅持下去。因為她知道,那是自己選擇的,就得堅持到底。
在適度的范圍內給孩子選擇的機會,并且讓她承擔選擇的結果。尤其是遇到她自己的事情時更是如此。這是寶寶成長為“小大人”所必須經過的歷練。
其實,我不是一個很要強的媽媽,寶寶也只是一個普通的寶寶。
只是,我們視她為有思想、有意識,應該被尊重、被愛的,且有一定獨立自主權的小生命時,她就有了“小大人”的思想,真的成了一個別人眼中的“小大人”。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李沐遙
本名李玲玲,80后;
曾做過記者、主持人、教師;
寫字是一份美好,只為寄托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