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快樂與否,端視內(nèi)心是否和諧,而與我們控制宇宙的能力毫無關系。——《心流》
什么是心流
“心流”即一個人完全沉浸在某種活動當中,無視其他事物存在的狀態(tài),在這件事情完成之后我們會有一種充滿能量并且非常滿足的感受。
心流有八大要素:
(1)??????可完成
(2)??????全神貫注
(3)??????明確的目標
(4)??????即時的反饋
(5)??????深入而毫不牽強投入其中,一掃日常生活的憂慮和沮喪
(6)??????覺得能自由控制自己的行動
(7)??????進入“忘我”狀態(tài)
(8)??????時間感改變
在形成心流時八個要素缺一不可,如果你在做某件事情時惦記著昨天,或做完后沒有滿足的感覺,都意味著沒有進入心流。
從心流的要素來看,技能的習得完美符合心流的條件。事實上如此,書中的最佳體驗以作曲、攀巖、舞蹈、航海和下棋為例。
那是否意味著技能之外,無法在平凡的生活和工作中進入心流?
當然不,理解了心流的精髓,我們便能自己創(chuàng)造游戲規(guī)則,將平凡的日常塑造成為幸福的心流時刻。
如何進入心流
我們并不需要逐條去滿足心流的條件,以圖形的方式來呈現(xiàn),進入心流顯得相當簡單。
小澤剛打乒乓球時,只能把球打過網(wǎng),處于A①。此時的技巧和挑戰(zhàn)是匹配的,可以進入心流,但不會停留太久。
后來小澤經(jīng)過練習,學會旋球了,厭煩只是將球過網(wǎng)(A②),或者遇到了實力更強的對手,因挑戰(zhàn)太大而焦慮(A③)。
無論是哪種情形,小澤都脫離了心流渠道。若想再次進入心流體驗,在A②下,小澤需要找個實力更強勁的對手(A②→A④),在A③下,小澤需要勤加練習,提升技巧后再應戰(zhàn)(A③→A④)。
要點是技巧必須和挑戰(zhàn)相匹配,同樣是心流體驗,A④的復雜程度高于A①,到達A④后將繼續(xù)上升,處于螺旋式上升通道。
此過程像極了舒適圈的突破,舒適圈每次突破一點,太多太少都不行,所謂一通百通。
B站up主劉謙,分享了他30個小時學會彈奏鋼琴曲《致愛麗絲》的方法。在彈會后,他只是繼續(xù)鞏固,所以再多的練習也不能提升水平,自然無法進入心流。大家感興趣可以搜索劉謙老師的視頻,收獲良多。
耳目一新的觀點
1.我們快樂與否,端視內(nèi)心是否和諧,而與我們控制宇宙的能力毫無關系
書中一番話點醒了我,自人類文明誕生以來,物質(zhì)生活發(fā)生了極大的改變,我們今天享受的東西是兩千年前的君主都無法享用的。
然而,今天的人就比以前的人更幸福了嗎?相反,在幸福的創(chuàng)造上,現(xiàn)代人可以說毫無建樹。縱使物質(zhì)生活極大豐富,吃穿不愁,現(xiàn)代人仍然陷入迷茫和焦慮之中。
科技的發(fā)展便利了生活,也帶來了更多的誘惑。我兩歲半的外甥女拿著手機不撒手,說明電子產(chǎn)品對人的吸引是寫在基因里的。如果沒有強大的精神世界予以對抗,人將很難從空洞的享受中脫離。
2.幸福并不是存心去找就能找到的
哲學家密爾說:“自問是否幸福,幸福的感覺就蕩然無存了。”幸福和成功一樣,不會主動找上門來,也不是追求就能獲得的。
幸福來自于當下,在你全情投入的時刻,根本不會想到幸福,在事成之后,幸福感猶如寶藏一樣降臨。
我們參加宗教也好,社會活動也好,是想尋找一股力量抵御無聊的生活和精神的損耗,在這方面,在漫漫人生路中,沒有什么體驗比心流來得美好和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