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生問蘇格拉底:
老師,我出生卑微,才智平平,眼看就要滿三十了,自己卻還未成家立業,這人生該怎么辦啊?
蘇格拉底說:
你覺得那些動物的一生怎么樣呢?
學生說:
卑微至極,任人宰割,沒多大的意義。
蘇格拉底說: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作為人看不起動物,但是作為動物卻從沒羨慕過人,因為它們都能安于自己的生活。如果都跟你想的一樣,那么動物早就因抑郁癥而滅絕了。我現在看你,就覺得你是一頭羨慕人的動物,無法過屬于自己的生活,庸人自擾而已。
學生說:
我如果是一頭動物,那么那些我羨慕的人才能算得上是人了。老師你這就是在說人與人之間存在不平等。
蘇格拉底說:
孩子,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這沒錯,但是身居高位的人總是比那些身份低微的人犯法的概率要低一些。為什么?因為法律就是這些成功的人制定的,目的也只是鞏固自己的地位而已。
學生說:
老師,我既然身處低位,此生多半也是碌碌無為,那么活著還有什么意義?難道就這樣任人宰割,被人看不起?
蘇格拉底說:
你們這些人,都想著成功,贏得功名利祿。生活有輸有贏,為什么只想贏,不喜歡輸呢?
學生說:
社會資源有限,作為人為有限的資源相互競爭這是亙古不變的規律。
蘇格拉底說:
不錯,但是如果這局游戲勝算渺茫,難道還要繼續賭下去?
學生說:
難道可以中途退出?
蘇格拉底說:
孩子,我像你這么大的時候其實也跟你一樣,想要成就功名大業,但是我現在活的依然很快樂。這其中的訣竅就是不要去遵循世間的常理,不要按著社會給你灌輸的規則做事。遵循自己內心的聲音,做自己喜歡的事,這樣就能獲得快樂。
學生說:
人就是社會動物,又怎能逃離社會規律?除非自己離群索居,但是那又是何等孤寂。我耐不住寂寞,經不起他人的口水。這又如何是好呢?
蘇格拉底說:
你內心浮躁,自然做不到了。做人還得清心寡欲,方能一生太平。
學生說:
怎樣才能做到清心寡欲呢?
蘇格拉底說:
這得靠機緣巧合,不可強求。不過要想早日超脫,倒不是沒有技巧。經歷風雨,人都會眷戀安穩。要想超脫,必經劫難。所以,對于你來說,現在應該做的是去經歷。
學生說:
老師你這無疑是在說我缺少經歷啊!
蘇格拉底說:
對啊!你現在既沒有站立,也不算躺下,所以對自己為人處世的姿態感到困惑不已。蝌蚪都會有成長為青蛙的一天。
學生說:
也有可能中途夭折。
蘇格拉底說:
審時度勢,方能保全自己。
學生說:
如何審時度勢呢?
蘇格拉底說:
這個問題,下一次再告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