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慢下來。
2、慢下來能實現自在,慢下來能實現有為。
3、結合實際,談談自己的感受。
當前的時代是一個“加急時代”,人們忙著賺錢,忙著工作,忙著享樂,無節制地奔波忙碌成為社會的主旋律。然而,米蘭昆德拉說:要慢下來,因為自在有為的生活是急不來的。只有慢下來,才能享受生活感受美好。這個“慢”不是速度和效率上的慢,而是一種回歸自然、輕松和諧的意境,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的心理狀態。
慢下來,生活才能夠自在。泡一壺普洱,聽一首慢歌,讀一本好書,在慢時光中感受“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悠然自得,在慢時光中體會時間的流逝與生命的意義。慢下來,生活才能有為。市面上各種快速賺錢、快速成功、快提分的課程,讓人在一陣風暴式的學習后,好像懂了很多,又好像什么都不懂。這樣的“快”真的讓人快速達到目的了嗎?如果袁隆平沒有用充分的時間做保障,沒有幾十年如一日的觀查、記錄和分析,又怎能獲得成功?因此,只有慢下來,積淀自己的知識與經驗,才能“快”起來,才能成就有為人生。
當“快”已經成為一種普遍性的現象,當急功近利已經成為一種系統性的風險,回歸自在有為的慢生活就需要政府和個人的共同努力。
政府應當營造公平正義的“大環境”,尤其是在制定政策時要注重政策的科學性、連續性和社會影響,同時也要關注民眾的實際需求,讓民眾真正過上“有尊嚴的幸福生活”。當然政府還應當積極地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減少民眾對未來的不確定感和恐懼,從而提高他們的積極情感,幫助他們消解負面情緒,最終促進整個家庭的和諧和社會的穩定。
作為個體而言的社會公眾更應放平心態,調整生活節奏。放慢生活的腳步可以從身邊的一點一滴做起:不要快餐要慢食,不要每天步履匆匆埋頭趕路忽略了路邊的風景,不要心浮氣躁,要專注精心從容不迫,不要讓工作湮沒了生活喪失了生活原本的美好,不要走得太快要靜下心來等等靈魂。節奏慢下來,效率提上去,讓生活變得細致、從容、智慧和練達……
自在有為的生活需要我們用優雅的心靈去享受生活的美好,需要我們用閑適的心態去咀嚼生活的每一個瞬間。讓生活慢下來,以慢的姿態和理念更加積極地投入到生活中,才能享受到生活中的點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