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比“否定”好用

相信大家一定有過這樣的經歷,兩個人計劃出去吃飯,討論吃什么。“我們去吃火鍋怎么樣?”“沒意思,這天氣吃火鍋太熱了。”“那吃川菜?”“川菜太辣了。”“那廣東菜?”“廣東菜太甜膩了,不喜歡。”一直提出建議的一方終于失去了耐心,“那你說吃什么?”“我也不知道,隨便吧。” 我們往往總是關注自己不想要什么,卻從來沒有在心中勾畫出自己想要那幅畫。

奧利維亞的暢想生活

《自控力》這本書中的第9章《別讀這章:“我不要”力量的局限性》對我最大的啟發就是在生活中,關注“想要的”比“不要的”更重要,“肯定”比“否定”好用。我們常會在不知不覺中對人或事采取否定的態度,而自己其實完全沒有意識到如果換個角度,用肯定的態度來看待,會完全是另外一種結果。

減肥的人請關注“我要做”的事

相信很多減肥的人都有過節食的經歷,在很多減肥策略中都會把高熱量食物列入禁止食用的清單中,然后節食者就不得不面對一大堆不可以吃的食物。人被禁止做某件事其實是很痛苦的,而且按照心理學的觀點,還有很大可能發生諷刺性反彈,即越被禁止的事情越抑制不住對它的渴望。更諷刺的是,很多種情況下是本來對這種食物沒有那么喜歡,被提醒不可以吃之后,反而想要嘗試一下了。

真正意義上的節制并不是完全不碰某種食物,而是適量食用。這樣既能保證攝入食物種類的多樣性,做到營養均衡,又能讓我們的身材慢慢變好。可是如何做到這一點呢?在《自控力》這本書中提供的方法就是關注自己想要做的,而不是一味關注自己不能做的。比如如何才能讓自己的身材越來越好,當然是在營養均衡的基礎上適量攝入食物,再加上適當地運動以及充足的睡眠,這就是減肥的人要關注的,而不是一味關注,我不能吃這個,我不能吃拿那個,我不能一直躺著。這樣做的結果不是堅持不下去,就是過度壓抑自己而導致抑郁。

戒除不良習慣,從專注于真正的目標開始

再來說說如何戒掉自己的不良習慣。很多人想要戒煙,戒掉長時間玩游戲、熬夜刷劇、聊微信,忍不住不停網購的不良習慣,可是如果一味地告訴自己,我不能抽煙,我不能玩游戲或者我不能熬夜看韓劇,我不能一直聊微信,我不能再網購了,基本上不會有效,就算暫時有效,也很快就會恢復常態。而真正有效的方法是給自己設定一個自己真正想要達到的目標,找到自己“想要的”,讓自己專注于服務這個目標的事,就會不知不覺中發現自己已經忘記了要戒掉的那個壞習慣。其實仔細想想自己的很多不良習慣都是“閑”造成的,如果有了真正對自己有意義的目標,那么壞習慣不用你驅趕,它會不脛而走。

對別人提要求,千萬別用否定句式

我們對別人提出要求的時候最好也是采用肯定的方式,比如我希望你能夠如何如何,而不是說你能不能不要這樣做。否定往往暗含著抱怨和指責,我們人類天生對于自己被否定是很反感的,采用否定的方式很容易招致別人的逆反心理,激發對方的防御機制,反而朝著我們要求的反方向行事。當然用肯定方式提出要求,也不一定會被對方采納,只是成功的概率要高很多。

培養孩子的興趣,鼓勵代替鞭策

對于孩子,也是一樣,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需要被鼓勵,而不是一味地被否定。現在很多孩子學習才藝,如果做得不夠好,那么很多家長會說你這個還不行,還得改進,其實是很打擊孩子的。我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那么興趣是如何形成的呢?其實人都是對自己做得好的事情才會感到有興趣,因為做得好,被肯定才會有成就感,繼而愿意做,朝著做得更好的方向發展。而如果只關注孩子做得不夠好的部分,一味地否定,會造成孩子興趣缺失,從而更不愿意做。我們要看到已經達成的,而不要關注還沒做到的。

在這個無時不刻都在溝通的時代,我們不僅要同別人交流,也要和自己談心,如果能掌握“肯定”的技巧,相信很多問題都會迎刃而解。最后祝愿大家都能找到自己“想要的”。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