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想要出租車!”
天天對車的癡迷讓我有點不知所措,他每天都在碎碎念,讓我給他買各種模型車,尤其是出租車,念叨了很多遍。
我忙著微信,趙哥忙著看書,他從外面回來就一直嚷嚷著買車。
聽著他委屈想哭的聲音,我變的有點煩躁,憑借著最后的耐心回了一句:
“已經幫你買了,正在送回家的路上,耐心等幾天吧。”
這樣的謊言說的多了,就沒有了說服力,他持續的騷擾我,讓我給他買出租車,我不理會,終于,他開始放聲大哭。
他一哭,我的耐心徹底變為零。
為了避免對他發脾氣,我拿著手機躲進了衛生間,假裝上廁所,等待著自己的心情平復。
關于玩具,我一直試圖找一個平衡點。
他喜歡車,我買了很多模型車給他,還有他能開的車,也有好幾種,另外,繪本也都是以車為主。
2歲左右的天天,除了繪本,每天都在不厭其煩的看,其他的玩具車,并不怎么珍惜,我做為道具講故事的時候,他玩的很開心,我不在的時候,很多車都被他摔壞了。
給他買的最貴的車是偉易達的軌道車,好幾百大洋,剛開始玩了兩天就被丟棄了。
關于這個問題,我找人咨詢,面對喜新厭舊的他,我要怎么辦?
朋友說:“對于孩子的天性,你是選擇縱容,他想要就買,還是引導他,珍惜已經在手的玩具,多開發幾種玩法呢?如果是我,我會選擇后者。”
在跟朋友溝通的過程中,我也在反思自己:
天天的玩具不算少,很多時候,在他開口之前,我都會自以為是地覺得“他需要,”然后買給他。
對于孩子來說,喜新厭舊是正常的習性,你會發現,他的胃口越來越大,見什么都想要。
如何去平衡,關鍵在于大人的引導。
把手中的玩具,不斷的去尋找新的玩法,或者可以利用手邊的東西,自己DIY一些新奇的小玩意。
這個過程,要靠我們引導,不要讓孩子有匱乏感就可以。
孩子太小不能辨別是非,做決策的其實是我們大人,而我們要面對的,不是孩子,也是我們自己。
我的欲望,我的不滿,其實都不是孩子的問題,他們給我們的都是最直接的本能反應,而我們自己,卻有太多的問題要面對。
時間是不等人的,孩子在慢慢長大,我們也要加油,陪著他們,一起升級打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