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原歷史真相,讓我們在歷史的海洋里,汲取營養,開闊我們的視野。
今天我要講的是關于東羅馬的一位皇帝,他對東羅馬所做的貢獻,可以堪稱中興羅馬的“千古一帝”。
為什么會對他有如此高的評價呢?
那我們就從他敢作敢為,不畏世俗,編制《民法大全》、他對東羅馬的貢獻、他的信仰,還有他統治下的起義,來解析這位羅馬的皇帝。
那他是誰呢?
他就是查士丁尼!
查士丁尼能成為千古一帝,能從他的敢作敢為,不畏世俗說起。
其實查士丁尼的出身并不是那樣的顯赫,查士丁尼生于今巴爾干半島一個農民家庭。這個小戶人家長期處于社會下層,目不識丁。
查士丁尼的叔叔為了改變生活窘境,投身行伍,經過九死一生的戰斗和艱苦攀爬,最后登上東羅馬皇帝的寶座,這就是羅馬帝國歷史上享有盛名的查士丁一世。
查士丁一世深知家族的短板,他把學習知識的希望寄托給侄兒查士丁尼,讓他從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查士丁尼智慧超群,精力過人,性情豁達,不畏人言,敢作敢尼為。30歲的時候,他看中了首都劇院的一個風塵女子,并娶她為妻。國人議論紛紛,有大臣指責皇室敗壞國體,查士丁尼果斷將他流放。
查士丁尼果然慧眼識才,此女不僅美麗,而且聰穎、果斷。
后來查士丁尼立她為皇后,并讓她成為自己的首席智囊,二人夫唱婦隨,共同制定了很多重大國策。
527年,查士丁尼接過叔父手中的權柄,正式成為羅馬皇帝。從即位那天起,他就夢想恢復昔日羅馬帝國全盛時期的榮光。他自認為受神所托,要趕走異教徒,消滅異端學說,宣布要“收復”西部領士,恢復基督教的羅馬奴隸制帝國。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他東征西討,花了20年的時間打敗波斯帝國,又從蠻族手中收復了意大利,并將地中海再次劃為羅馬的內湖。
這就是查士丁尼的敢作敢為和不畏世俗。
查士丁尼能成為千古一帝,還源于他對國家法律的制定,就是制定了所謂的《民法大全》。
查士丁尼的最大功績是組織法學家,將歷代的羅馬法加以系統化和法典化,匯編成《民法大全》。
《民法大全》提取了羅馬共和國成立以來的私人和公共法律條文,包括《十二銅表法》《公民法》等很多內容。
不久,意猶未盡的查士丁尼一世又下令編寫《學說匯纂》,其中收錄了許多羅馬法學家的法律解釋,同時還發布了一部法學的教科書《法學階梯》。
最后,查士丁尼頒布了《新律》,將《民法大全》沒有收錄的法律條文統統囊括進去,形成了完整的羅馬法體系。
后代學者為研究方便,將查士丁尼在位期間匯集成冊的所有法律統稱為《查上丁尼民法大全》,它是歐洲歷史上第一部比較完備的法律體系,對近代歐美國家的立法和司法產生了重要影響。當代很多法律制度的形成和做法,都可以在羅馬法中找到源頭。
可以說,查士丁尼能成為千古一帝,也源于他對國家法律的健全,做到有法可依。
查士丁尼創造東羅馬的“黃金時代”查士丁尼不僅具有雄才大略,而且非常勤政,號稱“不眠的皇帝”。
他的敵人對此毫無辦法,只好詛咒他,罵他不是人,而是個絲毫不需要休息的惡鬼。相反,不少羅馬貴族卻贊譽他是上帝賞賜給帝國的明珠。
在這期間蠶從中國傳到東羅馬,后來絲綢成為帝國的一個重要財源。
查士丁尼統治時期是東羅馬帝國最輝煌的時代,被譽為東羅馬的“黃代”。查士丁尼本人則被認為是中興羅馬帝國的千古一帝。
查士丁尼在位期間,歐洲的鼠疫和天災不斷,世界末日預言頗為流行,但他不太相信這些無稽之談。
查士丁尼是個虔誠的基督教徒,平時嚴格遵守基督教的戒食規則,他的宗教詩詞至今仍是東正教的贊美歌之一。他本人寫了很多神學著作,還領導了教會會議。在東正教國家里,查士丁尼一世和他的妻為圣人。
不過,他在宗教信仰上過于自戀,他以基督教的傳自居,不允許“異端邪說”存在。
529年,為了推動基督教的普及,他下令關閉在科學界非常有影響的雅典科學院,因為在那里柏拉圖派的哲學思想占主流。
他打擊基督教其他派別,發表法律限制猶太教徒的權利,并鎮壓猶太人起義。
查士丁尼不停地發動戰爭,大興土木,給國家財政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一部分居民因此陷入窮苦狀態。
532年,首都君士坦丁堡的賽車手及其崇拜者們掀起一場聲勢浩大的反對皇帝運動,即“尼卡起義”。
在形勢危急時刻,查土丁尼一度打算遛出首都。后來他與起義者達成協議,答應反對者的一些條件,并保證絕不秋后算賬。
然而一旦緩過手來,他立刻對手無寸鐵的起義者痛下毒手,屠殺了三萬多人。
查土丁尼統治東羅馬帝國三十八年,以武力為后盾,建立了表面上堅如磐石的帝國。但他死后,他所指定的繼承人都是政治蠢才帝國很快衰落,被他征服的地方紛紛獨立。
查士丁尼能成為中興羅馬的千古一帝,他其中的很多的做法,是值得效仿,但有一些糟粕,是需要摒棄的。
只有這樣,我們在對比中學習,才能讓我們更加的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