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秋那天打電話告訴媽媽國慶節要回老家看望他們,自己的心就開始不平靜,恨不得插上翅膀馬上飛回去。周末給家里打電話,小侄子在電話里用稚嫩地聲音催促我,讓我趕緊回家,明天就回家。之后,我的心更像長滿了雜草,荒亂得看不到路的出口和盡頭。
從小學就開始住校,到如今我在異鄉成家立業,也有將近二十年。按常理,我應該早已習慣與家人分離的生活,但事實卻恰恰相反,年齡越增長,越想念在家的父母親人。這種感覺,和童年時期掰著手指計算距離放假的時間,好像并沒有太大區別。那時,最開心的時候不是家人來學校探望的時刻,也不是父母給買新衣服的時候,而是第二個周五的中午放假回家的時刻。從前一天晚上,我就開始激動地睡不著覺,和小伙伴們在宿舍里偷偷地臥談到深夜。
等著第二天早飯后,我們就回到宿舍,早早把要換洗的衣服打包好,帶到教室等待中午父母來接我們。 心不在焉地上完上午前三節課后,最后一節課是學校既定的班會。班會上,老師也就是對這兩周我們的學習和生活進行一些總結,布置一下家庭作業。剩下的時間,班主任留給我們上自習。其實,我們早就坐不住了,不斷張望教室門口自己的家長是否已經來接自己。不時地看看教室前面的時鐘,一分一秒地計算著下課放假的時間,到最后幾十秒,教室里往往會異口同聲地響起倒計時的聲音。那樣的場面,班主任也不忍心打斷。最后的最后,我們會再與老師微笑的告別中,牽著父母的雙手離開校園。
如今那種歸心似箭的心情,我的內心依然強烈。給父母帶的禮物,上周末我們就已經準備好了,還有小侄子最愛的零食和玩具。所有的準備都已經就緒,只待周五晚上,帶上行囊,踏上回家的列車,回到親人的懷抱了。長路漫漫,有愛人的陪伴,想必也不會孤單。等到黎明時分,一望無際的平原映入眼簾的時候,到家的距離就會越來越近了。窗外不斷閃現的平房,那是滿載著童年美好回憶的樂園,那是魂牽夢繞的故土家園。每到這時,卻還會有種近鄉情怯的羞澀與忐忑。
此時清秋已到來,豐收的土地上,清晨就能看到忙碌的鄉親父老。糧食收獲后的土地上,涌動著一望無際的金黃色,那就是曾經生我和養我的地方。多年前,我背著行囊離開這片故土的時候,那還是綠意悠悠的夏末,綻放著盛夏光年里最后的一抹綠意。等到五谷豐登的時候,我已經在大學的課堂上開啟了人生新的篇章。從那以后,我再也沒看到過糧食豐收的盛景,再也沒幫助父母收獲過金黃色土地上的糧食和作物。故鄉,從那時起,只有冬夏,再無春秋。
如今又是清秋,終于有機會踏上故土,再次重溫一下秋收的喜悅和秋種的充實,也是一個輪回。一樣的歸心似箭,一樣的近鄉情怯,只希望回家的腳步能更快一點。靜靜的村莊,請等待我回家,與您一起迎接秋收的忙碌和欣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