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我以前是一個喜歡買買買的人,覺得花錢買東西的感覺簡直倍兒爽,當我第一次知道有本書叫《我決定簡單的生活》的時候,心想怎么還有那么傻的人,這個世界上有那么多好玩的好看的好吃的等著我們去擁有,買買買是一件多么快樂的事啊,放棄這些美好的事物去過簡單的生活不覺得無聊么?現在我才知道以前的我多傻,因為便宜,因為新鮮有趣,因為“感覺好喜歡”,因為欲求,因為攀比買了太多“亂七八糟” “用不到” “沒感覺了”的物品
? ? ? ? 物質生活提高導致物品過度泛濫侵蝕了我們的空間時間和管理維護的能量,當然還消耗了大量的金錢和精力,堆滿房間的物品讓空氣不流通,污濁的空氣甚至影響了我們的健康,運氣,家庭關系。控制物品進入的閘門,疏通物品流出的閘門,脫離多即是好的執念,試著斷舍離,拿回我們被占據的能量!
斷-斷決不需要的東西
舍-舍棄多余的廢物
離-脫離對物品的執念
? ? ? 同樣在《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中作者提到有錢人提高凈值有四個方法,提高收入、提高存款、增加投資、簡化,這里所說的簡化就是減少不必需的開銷,也是一種形式的斷。
? ? ? ? ?當我們準備斷舍離時,我們首先要明確斷舍離是處理“當下”這個時間維度上“我與物品的關系”。主語永遠是“我”,問自己“我要用這件物品嗎”“我喜歡這件物品嗎”,而不是“這個還能用”“也許哪天用得到呢”這些永遠都不會發生的未來,有些小伙伴明明幾次想要丟棄這件物品了,可要放手的時候卻又覺得可惜或舍不得了,“這件T恤是前男友送的還有太多回憶”,“閨蜜送的手鏈,丟掉會不會沒禮貌,會不會讓她傷心”,“這本書說不定某天會看的”……明明已經不適合自己了,不喜歡了,沒有在用了卻仍然扔不掉,就是因為錯誤的把時間軸放在了過去或未來,錯誤的把物品作為了主語,讓糾結消耗了你的能量。當我們能從反復的舍棄中只留下對當下的自己合適且必需,而且確實在用的物品,每天都能活在怦然心動的生活里的時候,我們會對我們的欲求保持一份覺察力,會斷絕不需要的物品進入我們的空間和生活,會在購買前問自己這是必需的嗎?是我真正喜歡的嗎?當我們形成了這種三思而后行的習慣,就真正達到了“斷”的狀態,在“斷”與“舍”的交替里,慢慢脫離對物品的執念,活在簡單高品質的生活里!
生完孩子后疏于照顧自己的形象,每天基本穿運動裝,家居服,媽媽裝在家,接觸了怦然心動的整理魔法后,我開始試著斷舍離,我整理了我的衣物,丟棄了大概三分之一的衣服,留下的每件都是穿在身上有心動的感覺,整個人都自信起來了,我現在每天都會換不同的衣服讓自己開心,如果某件衣服穿在身上不舒服,不喜歡,我就會對她說“謝謝你曾經帶給我心動的感覺,再見”然后送給喜歡的人或者丟掉。現在即使逛街買衣服也不會因為便宜或者攀比亂買了,而是買之前都會問自己“是真的需要嗎,心動嗎舒服嗎”,讓自己時刻處在一個游刃有余的自在空間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