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我的生命狀態呈現無力,時刻感受著生活對我的束縛和卡壓,坦誠來說這次學習我是來放風的,通過這三天的學習和內在能量的轉化,我清晰了生活中的自己依然在玩模式里的逃跑游戲,沒有全身去感受內在的脆弱,進一步清晰了我無休止的糾結與難挨的生命現狀都是我人格里的執念吸引來的,我是一切的根源。這次課程的學習與體驗給了我全新的感受。
感知能量
第一天我從同修們的分享中,感知著了各個人的型號與生命能量,都從不同的角度照見著我。第二天的早課互動中,在地上爬行時由于頭部過于用力我左肩膀扭了,然后,我感覺我的身體被卡住了,身體擁堵感不斷地蔓延。跟修如姐臨在時,我的腹部出現了攪動和疼痛,她引導我去感受這股能量并與之對話,之后我的頭部發麻、疼痛,之后是通暢的舒適。接下來的學習與互動中,腹部的東西一直在上泛,我只是感受著這股能量;而生活中我只是拼命地追趕頭腦里設置好的事務從來不去感受和接納自己的身體。
喜歡神秘玫瑰靜心這個環節,大笑的時候,只是全然地笑,笑出了眼淚,笑得酣暢;大哭的時候,我進入身體的無力,我如一個嬰孩蜷縮在地上,全然地感受嬰孩不被全然照顧的忽略,無力不停地嚶嚶哭泣,到靜坐的時候,只剩下了身體的疼痛,四肢酸脹,腹部被疼痛攪動,脹氣上泛,嗝聲不斷,最多的時候是脹氣憋在喉嚨里最讓我難挨。當老師說下課的時候,我的身體是輕松的,之前所有的擁堵感和疼痛感都不見了。
當秀文老師結合氣息給肩部疏通的時候,我感受到她溫柔的力量,她手心里流出暖暖的能量在我的身體里游走,到頸部到頭上再從頭頂流走。我感受到暖暖的能量在身體里流動。
課程結束自由行第一天在山林的雪路上,跟毛毛姐、愷嶸姐、紅霞姐一起做“啊”的深呼吸游戲時,幾個回合我就感受到自己的能量堵住了,四肢充滿了氣體,麻木不能動彈,我感受著這股能量,我感覺自己就要沒有呼吸了,我感受著呼吸的艱難,感受著這份誰也為我的呼吸幫不上忙的無力,我繼續深呼吸,氣息從丹田出發,來到我的喉嚨是一陣陣的惡心,卡得我難受,鼻涕和眼淚混合著,在三位姐姐的陪伴和支持下,我嘔吐了出來,慢慢地配合著呼吸平靜下來。這個清理讓我底層壓抑的能量做了一些釋放,之后感覺特別輕松,很多人都因高原反應而不舒服,而我的感覺是神清氣爽。
體驗嬰孩般的無力
在第二天的一個與靈魂伴侶相互支持的憤怒靜心環節中,柔弱的伴侶何娜讓我體驗到被掌控的無情,活動之前她還告訴我擔心自己力氣不夠大,可是在練習過程中我感受到的是被無窮的力量壓制著,我感受到了嬰孩般的無力。整個人躺在那里就如一團爛泥,只剩下了呼吸和用不上勁的死勁掙扎的四肢。我感受到這是我一直以來的生命狀態,也是我卡在受害者里的狀態,不管在生命的那個階段(童年記憶、學生時代、戀愛與婚姻生活包括目前的家庭生活),這種無力感是我生命的主要狀態,可是我從來沒有主動去面對和成長,而是在享受受苦或者在模式里逃命。
跟父親的關系
我以為我成長很多了,我以為我放下對爸爸的期待了,其實我還在深坑里,第二天下午潘瑞的分享與程敏的互動照見了我,可能都是腹區一對一的原因,聽到潘潘的分享自己不溫柔,只長了個女性的軀體卻沒有一點女性的溫柔,這一句戳中了我,我也一直這么被評判并自我認同;她分享跟靈魂伴侶如何療愈自己跟父親的關系,內心被深深打動,再看她在場內(同修們支持程敏為潘潘實現一個小女孩的愿望)騎在程敏的脖子上時我淚奔了,我看到自己未被滿足的傷痛被勾起了了:從小感受到不被父親疼愛和嬌慣,悄悄把父親隔離起來,把這份渴望寄托在理想愛人身上,和老公歷經近二十年的糾纏,仍然得不到我以為我已經絕望了這個傷痛過去了,這次照見我知道我的傷痛在還沒有被療愈,我也清晰了這不是一次兩次就可以療愈的,只有我逐漸深入地去面對自己的無力才能真正走出來。沒有想到自由行第一天上午在趕路的旅途中,這個傷痛再次被勾起。在從成都出發去四姑娘山的路上,我坐在毛毛姐后面,曉麗坐在我左邊,閑聊時曉麗說起她跟愛人關系是如何真實起來的,聽她講她教練她老公的過程,其中一句“我這一輩子不求別的,如果對方不把愛放在第一位我寧愿不要這個家庭”攪動了我,我感受到我腹部的抽動感,閉上眼睛去感受它,當我去感受這股能量時,眼淚嘩嘩地流,我好無助,我好無力,就在車上大喊大叫,讓車上的每一個人停下來聽我哭,在自己的內在小孩里拼命地一邊哭一邊作,同修們帶著覺知跟我互動,我任性地得到了每一個人的關注,感覺很滿足。雖然陳浪老師說我關注點在外面,是通過這種方式來掌控別人不為自己負責,寧愿賴在受害者模式里,但是這次作我是焦點,很是被滿足,非常享受;這次體驗非常寶貴,我知道了什么是從自己的模式里逃跑而不去全然體驗自己的無力和傷痛。
體驗能量轉化對生命的療愈
這次課上體驗到九型人格這幅九芒星圖是一副能量圖,體驗到每個型號與中心點帶來的整體感,體驗到合一的平和、寧靜、喜悅。特別是陳浪老師帶領盛芳、亞蘭和巧蓮做了不同站點的能量轉化,給生命帶來的療愈價值震撼了我。“什么叫體驗這次得到了清晰:不是用體驗來驗證頭腦的對與錯,而是全身心投入當下的體驗。”所以,這三人的療愈不是這三個人的,是那個當下對每一個人的療愈,那個當下場域的每個人都在起著療愈的功效–當下是“1”,沒有“你”也沒有“我”。我看到了盛芳的生命從低迷的狀態一步步走到有力而綻放了,那一刻我也重生了; 看到亞蘭在突破自己的限制性信念,我也深深地感受到了小我的壓制與束縛“無力”操作著我的生命狀態;巧蓮的“你別走”“我讓你走開你就走開啊”讓我傷心到了極點,這些話觸動到了我的骨子里,活現了我在關系里的模式:我不能主動、確切地表達我的需求,“我愿意你走進我的心里”,隨同巧蓮的心,我的淚水禁不住肆虐,我愿意你走進我心里!
我的一對一模式
張妍對我的反饋是對我一個很好的提醒:你在我眼前非常真實,可是你一開口說話,我就感覺你是一個角色,你的表達體現不出你的真實;愷嶸姐也說我語速太快,在表達的時候每一個有沒有流經你的心?是啊,我太急于表達,往往表達不出我的心!
我覺察我的一對一部分有三個點:一個是跟父親的關系(拿親密關系里的糾纏來填童年未被滿足的傷痛的洞),二是跟這個世界的關系(由于主型8的掌控和副型一對一的關系,我時刻渴望跟關系中的每一個人或事物發生深度的連接,為此主觀地全力付出,當沒有按照我的期待來回應我時我就陷進對自己的評判或者卡在受傷的情緒里),三是跟自己的關系,我一直抗拒獨自面對成長,不去體會自己的脆弱,期待關系來為我負責,卡在內在小孩里重復故事。
我愿意你走進我心里,我愿意走進你心里!這次課程收獲滿滿,感恩每一個同修對我的支持和陪伴!感恩陳浪老師的用心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