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商的定義:
1、腦子里有多少個清晰、準確、必要的概念;
2、那些清晰、準確、必要的概念之間有多少清晰、準確、必要的關聯;
3、擁有清晰、準確、必要的概念后的決解問題的能力,及經過長期努力終于決解問題的能力。
概念及其關聯是“操作系統”的基礎設施,用來不斷吸取新的概念與關聯,必要時更新概念及關聯。
與此同時不斷用元認知能力審視整個操作系統的有效性,這就是智商的運行機制。
智商是可以習得的。
方法論
1、調整關注焦點 調整關注焦點是通過大量試驗、試錯,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2、通過選書的方式,過濾掉概念不清晰或對自己無用的信息,通過大量閱讀有內容比如笑來老師的專欄的知識來完善大腦中知識體系。
3、最重要的就是踐行、踐行、再踐行,應用所學的概念知識,來檢驗你的概念是否清晰、必要、準確,從而建立更能夠適應社會發展和個人成長的價值觀。
操作系統
不斷習得新的概念,更新或者替換舊的概念,在他們之間不斷建立更有效的關聯;以此為基礎,我們不斷打磨自己的價值觀,研究做各種事情的方法論,由此產生選擇與行動;通過不斷踐行,反過來刺激我們不斷重新審視概念與關聯,不斷升級價值觀與方法論……….
結論 電腦都可以不斷升級呢,我們憑什么不能?
以上是《如何提升自己的智商》的知識要點,起初看了好像似懂非懂,只是認識文章中的文字卻不能完全理解意思,付出行動就更少了。又重讀多遍并用這種記錄的方法幫助自己理解。
用加入不寫就出局007行動,倒逼自己輸入。才第二周就大腦空空如也,隨之而來的就是焦慮感。實在不知這周該寫什么,所以重讀“重新認識了寫作”。我覺得我就是從不思考的那85%的人,老師過去的每一篇文章我都只字不差的認真閱讀過,并以為自己掌握了要點并在生活中運用,我總是自我感覺良好(事實可能并非想象那樣好)。
自我刨析:
1、過去方法不對。現在的我正處在寫作的初級階段,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因為過去從未用這種方式學習,一直處在較為舒適的狀態。所以到現在也只能溫飽而已,可見過去走了一條自認為正確的路(或者認為人生本應如此)。現在修正還來得及。
打個比方,這就像是一個人不經常運動,突然進行一次大強度運動,身體第二天肯定會渾身酸痛。只要方法得當,必免受傷當,對自己有信心,堅持下去和小伙伴們一起,不掉隊,就一定會適應這種強度并迎頭趕上。
2、怎么走路。老師專欄中已有很多方法論,每日留言和每周總結,不斷打磨思考方式和寫作技能,做到最好。讓更多準確、清晰、必要的概念產生連接后再產生新的有用的概念來修正腳下的路。
3、怎樣讓自己一直走正確的路。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復習以前的概念和復盤自己做過的事情。觀察自己在這個過程中,有無可以用,卻忘了用的概念,不斷讓大腦熟練運用概念的技巧。
既使我總結了這么多,也只是在這一刻做到了調用元認知,怎樣做到經常調用,時常思考,天天踐行還要和大家一起努力,接受戰友的監督和鼓勵,讓我們做到每天最好的自己。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