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開始,陸陸續續有好幾位老友打聽:想送一對杯子給朋友做新婚賀禮,有沒有好的推薦?當時感覺很抱歉,丁酉年里,覺山隱窯沒有出過真正意義上的對杯。一個月后的今天,燒了這對「青花團龍團鳳紋對杯」,有送禮需求的各位朋友可以入手了。
這對青花團龍團鳳杯大有來頭。原型出自康熙官窯、現故宮博物院藏品,原器是清宮御用茶具,內府檔案簡稱「茶盅」,根據《飲流齋說瓷》“說花卉第五”所記載“瓷之繪一龍一鳳者大抵皆歷代君主大婚時所制,以志紀念者也,宣德青花最有名,近則康乾之品亦足為世重矣。”,其中所指就是團龍團鳳杯。
但這對杯,最早卻是作為酒器出現的,元末明初起,很講究禮節的大富人家或官宦貴胄,甚至皇帝大婚,都要用到龍鳳杯,盛裝合巹酒。合巹酒,也就是古代人對交杯酒的文雅稱呼。巹,俗稱苦葫蘆,古人一般用來做舀水的瓢。新人結婚時,拿一個巹一分兩半,以線連柄,盛酒對飲,象征夫妻合二為一、同甘共苦。時至今日,婚禮上夫妻對飲交杯酒,依然是必不可少的環節。
后來,人們改用杯子,寓意祥和的龍鳳杯成為必備,特別要好的朋友或至親會以對杯贈送給新人,算是最上等的賀禮和最好的祝福。再后來,小酒盅作為酒器開始普及,這種團龍團鳳杯便慢慢成了茶器。這點倒是和鈴鐺杯挺像,同樣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演化過程,從酒杯最終到茶杯,并成為時代的經典。
雖然這對杯身份特殊而珍貴,但在官窯器中,卻不如五寸的團龍團鳳大碗常見,小尺寸的杯子真是不多,就像史料記載的一樣,只有在皇帝大婚時才會燒制,所以傳世的龍鳳對杯精品很少。尤其是這款經典的康熙團龍團鳳對杯,更是稀有。連后朝歷代皇帝大婚,都會仿照康熙樣式燒制一對龍鳳杯,雖然優劣參差,但這是規矩。
再看這對杯子,形制、圖案造型一致,釉地潔白純凈,青花分明透亮,很明顯的康熙風格。龍鳳六團圓滿,內底一團,外壁五團。敞口、弧腹、圈足,尺寸適中,手握舒服,入口順暢,聚香存溫,屬于傳統的壓手杯樣式之一。無論作為酒杯,還是茶杯都是極好。
現在,覺山隱窯把這對曾給歷代帝王帶去祝福的杯子,按官窯原樣復刻,讓各位玩家也能真正上手把玩、飲茶、品酒,亦或作為手伴禮物,贈與他人,以表心意。
若您同樣喜歡康熙官窯器,不妨和我們一起聊聊,期待至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