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創業經歷,他通過不斷的借力,加上發揮自己的優勢,最后才得以創業成功。
1.借力于培訓學校:俞敏洪通過承包培訓學校來進行托福培訓,而此時的培訓學校已經有了建筑、設備書籍等資源,這樣俞敏洪就以很低的成本就在行業中積累了經驗。
2.借力于消費群體:俞敏洪通過授課,在培訓學校搞培訓等,積累了一批學生,為后期創辦托福培訓班招生時積累了客戶群和口碑。
3.借力于愛人:在被大辭職后,俞敏洪和愛人租住在一間農民房,他愛人給房東的孩子做家教以減輕房租。這其實也為俞敏洪減輕了生活壓力,也就有了更多的時間可以備課,積累經驗等等。
4.借力于自己:俞敏洪三年的出國考試經歷,使他對出國考試有很深的了解,這就是他的優勢。為后期創辦培訓班的時候無疑也增加了一定的說服力和吸引力。
借力=巧干=學習+借鑒=隨時像高手學習。
要想獲取更大的成功,就得要學會借力。當自己做一件事,拼盡了全力也沒有達成目標時,就要懂得借用周邊一切可以用上的力量。
全力以赴+借力=苦干+巧干。
借力的對象有很多。要么借力于一個導師,讓導師指點自己以獲取更高的造詣。就像自己遇見老大一樣,借力于老大的三大思維模式,使自己成為銷售高手;要么借力于一個團隊,就像自己借力于咱藍小雨冠軍銷售團隊,以團隊的積極氛圍,滿滿的正能量來驅使自己進步;要么借力于其他的工具或技術,用工具發揮的作用來協助自己完成目標。
如果僅僅會借力,但是自己卻不付出,一樣不能成功。自己也必須有苦干精神,通過數量級的努力和付出,全力以赴的去干一件事,再加上借來的力,不成功都難了。通過借力+啟發,一定會有所收獲。
在工作上,自己要努力的工作,以創業的心態去打工,認真的對待每一項工作任務,同時學會借力于公司的資源,平臺等,借力于同事,那么自己的成交量也一定會更多。
在學習上,學會借力于團隊,借力于同學們。主動的跟團隊里的牛人交流學習,借力他們的學習方法,多看冠軍總結,多聽優秀同學的分享,從他們身上吸取優點為自己所用。苦干+巧干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