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設計在百度上的解釋是:"UI"的本義是用戶界面,是英文User和interface的縮寫。UI設計師簡稱UID(User Interface Designer),指從事對軟件的人機交互、操作邏輯、界面美觀的整體設計工作的人。UI設計師的涉及范圍包括商用平面設計、高級網頁設計、移動應用界面設計及部分包裝設計,是目前中國信息產業中最為搶手的人才之一。
然而現在我們來重新認識UI設計:
很多初學者在自學UI的時候會感到迷茫,相信許多自學者會多次尋求了“度娘”的幫助,但后來發現真正要找的是那些優秀設計師們自己對于設計的感悟,設計心得,推薦閱讀的設計類書籍 等等。當然那些軟件的學習也是基礎,但是剛剛所說的心得感悟才是我們UI設計師真正需要的。
活不多說,接下來進入自學的分享,經過對設計知識的梳理,將所需要掌握的基本設計技能歸納為以下10點:
(1)色彩:需要理解色彩的基本原理以及配色方法。色彩很難把控,因為它很容易被過度使用。如果,你還是一個初學者,那么盡可能使用柔和的色彩,僅在需要強調的地方使用更醒目的色彩。
(2)字體與排版:文字往往占據整個設計內容超過80%的區域,所以理解如何使用正確的字體和排版方式非常重要。請將內容的清晰易讀作為你定義字體和做排版的首要目標。
(3)動效:動效能夠顯著增強一個應用的用戶體驗。他們能使你的應用更有生氣和迷人,前提是你所設計的動效快速、流暢,并且是符合用戶預期的。
(4)圖標:優秀的圖標往往與我們每天見到的事物緊密關聯,比如 相機、垃圾桶、云等等,能讓人一眼就識別出它所代表的功能。因此,使用那些具有良好辨識度的圖標,避免讓用戶產生混淆。
(5)聲效:聲效在設計中用得很少,但恰如其分的聲效能夠提升用戶體驗。用戶不用看到你的應用,光聽到一個熟悉的聲音便能識別出你的產品來。
(6)得設計靈感:設計靈感不是與生俱來的,你需要不斷地尋找它。有很多獲得設計靈感的方法,下文中我將分享我的一些經驗。
(7)設計原則:流行轉瞬即逝,但設計中最本質的東西卻能永恒。設計大師們很早就認識到了這些,并將它們提煉為設計原則。你要做的是,理解這些設計原則,并將它們運用到你的設計之中。
(8)用戶體驗設計:你需要了解你的用戶,這樣才能設計出符合用戶需求的產品。學習設計心理學,將有利于你設計出更人性化的產品。
(9)基于不同平臺的設計:在不同平臺設計產品有很大的差異,你需要了解產品所在的平臺(如 IOS,Android),并符合它們各自的設計規范。
(10)設計工具:設計工具有很多,對于UI設計,我建議使用Sketch3,因為它是專為UI設計而生的,能給你帶來更高的設計效率。
尋找設計靈感:
對于設計初學者來說,經常會為找不到設計靈感而苦惱。而我想說的是,靈感不是與生俱來的,它需要你去不斷地尋找。如果沒有靈感,你將永遠不能開始,更別說去完成一個設計了。下面是我使用的一些方法。
閱讀:
閱讀是我們作為UI設計師不能停止做的事情,我的大部分設計知識都是從閱讀中獲得的。我幾乎不讀那些30天速成系列的書或關于設計趨勢的文章,因為我知道技術的變化是非常快的。我更關注設計的本質,書是獲得這方面知識的很好途徑。
下面是我書櫥中的一部分設計類書籍,我閱讀那些對設計有著深刻思想的人物傳記如《喬布斯傳》,與設計相關的心理學書籍《設計心理學》、與色彩相關的《色彩設計》,與字體相關的《設計師的自我修養》等等。也正是通過這些書籍,讓我逐步理解了設計的內涵,從而讓我徹底走出了之前學習設計時的誤區。
收集優秀設計:
另一個獲得靈感的方法是收集優秀的設計作品。Ember是我用過的用來收集設計素材的最佳工具。更棒的是它支持訂閱功能,可以從Dribbble這樣的網站自動下載設計作品,并讓我非常方便地瀏覽和收集。為了提高審美,你需要大量去看別人優秀的APP或網頁作品,在Dribbble、Behance、Pinterest等設計網站你可以很容易的找到大量優秀的作品。
除了UI設計外,平面、攝影、3D、手繪等全球頂級的作品也都可以看到,找到并收藏它們。一段時間后,回顧這些作品,如果發現三個月前收藏的作品很low,恭喜,說明你的審美提高了!
擁有工匠精神
你所做的每一件事情,它的背后都可以和藝術聯系在一起。只要是付出了努力,精心制作,并能反映出作者情感與靈魂的東西都可以被稱為藝術品。想一想你平時喜歡做的事情,閱讀,散步,美食或者看展覽。這其中的每一件都與一種藝術形式相關聯:寫作,環球旅行,烹飪、攝影。你會發現當你當你不斷完善某一項技能的同時,其他技能也會得到加強。對于設計來說,寫作、攝影、旅行等都是對設計能力的很好補充。想系統學習請加Q 128991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