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四到周六看完了劉震云的一句頂一萬句,看這本書是一個非常偶然的機會,我打算買kindle之前想先用同事的kindle試驗了下,體驗的書就是劉震云的一地雞毛,被他樸實的文字和敘事風格所吸引,我買kindle套的時候送了幾本書,里面剛好有他這一本,再加上前段時間才看了由他的書改編的同名電影,我不是潘金蓮。幾個原因聚在一起,這就成了我看的第一本電子書。
書中描述兩部分,出延津記和回延津記,第一部分講述了吳摩西為了尋找說得著的養女巧玲而走出延津的故事。吳摩西原來叫楊百順,但他并沒有像名字那樣事事順心,反而事事不順,他因為他爹老楊和他弟聯合欺騙了他沒有學上,又因記恨老楊離家跟著別人殺過豬,在染坊挑水,元宵節舞社火的時候,一舉成名,被縣長看上為縣長種菜,后來被寡婦看上,入贅吳家,后走頭無路又信主,改名吳摩西,后來老婆跟別人私奔,他帶著養女出來假意尋找老婆,在火車站不小心丟了女兒,后來又改名叫羅長禮,他從此再沒有回去過延津。
第二部分講的是,吳摩西的女兒,巧玲被賣到山西曹家,結婚生子后,三兒子牛愛國的老婆兩度出軌,第二次出軌后,他被姐夫和姐姐逼迫出來假意尋找妻子,跟多年前,他媽的養父如出一轍,于是,他又轉而尋找他媽他爹,進而找回延津,后來又真找他的情婦的故事。
剛開始看的時候,覺得他講故事的能力很強,要介紹一個人物出場,可能能介紹十來頁,人物眾多,且性格特點和愛好迥異。并且邏輯思維很厲害,居然說得不亂,有條有理,有節有據,看似亂七八糟,實則有很明顯的主線,就是在這很明顯的主線的穿針引線下,介紹了各行各業的底層生活狀態,殺豬的,剃頭的,賣醋的,賣豆腐的,染布的,賣茶葉的,販驢的,彈花的,蒸饅頭的,喊喪的,等等,看到的時候覺得很驚訝,作者觀察生活細致入微,將底層生活狀態活靈活現地在紙上體現出來。或者,這就是本書被譽為中國百年孤獨的原因所在。
其次,還感覺到一絲荒誕和可笑。比如,楊百順和李占奇,是因為同樣喜歡喊喪的羅長禮而說得著的,楊百順跟剃頭的老裴成了朋友,巧玲跟自己的親媽說不著跟楊百順說得著,跟傳教的老詹說得著,吳香香跟楊百順說不著跟坐銀飾的鄰居說得著,后來的牛愛國的老婆麗娜跟他說不著,跟照相的小蔣說得著,跟姐夫老尚說得著等等,荒誕和可笑之中蘊含著無數的生活哲理。從歷任縣長罷免上,能夠揭示出官場生存哲學。從小蔣出軌被老婆抓住鬧一場后,一家三口依然手拉手逛公園來看,社會就是對男人寬容,男人出軌很容易被老婆原諒,而反過來女的出軌后,跟難被老公原諒。在走投無路的時候,楊摩西以為自己的是主,沒想到是一次偶然的社火表演,生活中,有時候機遇也是出現在不經意的一瞬。
無論大小,無論男女老少,朋友,還是愛人,在一起兼因為:說得著。
愿每人都能擁有說得著的朋友和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