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早看了一些大J小D的公號文章,感受頗多。
對于孩子,我知道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而不是居高臨下地命令或者指責孩子;我也知道不要說一些帶有威脅和控制的話語,更不能說帶有攻擊性的話語。
這些天我覺得自己有些情緒失控了,我不知道是自己的心理原因還是生理原因,我變得暴躁易怒,語言暴力是張口就來。我自己都覺得自己有點陌生了,以前那個善解人意溫柔體貼的寶寶眼中的媽媽哪去了?
大概身體是有點疲憊了,幾個月的睡眠不足,導致自己的情緒很容易失控。這一點自己真的要好好調整下?,F在課程已經結束,不要再給自己找借口熬夜了。
另外一個還是心理上的困擾,還是不能做到無條件接納孩子,愛孩子。只要孩子的表現沒達到自己的期待,自己分分鐘就想發脾氣。也忘了從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她的情緒和行為,然后接納。遇到問題,不再好好說話去解決,只是簡單粗暴地命令或指責孩子。而這一點也是我最討厭娃爸的地方,沒想到我自己其實和他一樣,我又有什么資格去責怪娃爸。改變不容易,自己做不到,要求別人做到,怎么可能?
其實這些天的所作所為一直壓在我的心頭,讓我覺得沮喪和后悔,害怕對孩子造成不良心理影響。人就是這么奇怪,明明害怕會產生不良影響,但實際上卻更加變本加厲地去這么做。這也讓我明白了,我越擔心越抗拒自己的內心感受,我就越做得不好。
過去的已經過去,說沒造成一點不良影響也是自欺欺人,關鍵是接納自己并放下。未來還長,我要關注的是當下和未來。爭取用當下的改變去給到孩子未來一個良好的成長氛圍和環境。
我常常希望孩子有點自控力,可是自己呢?不也是在發脾氣這件事情上沒有一點自控力么?我只有自己做到了,孩子也才能因為有榜樣而變得更有自控力。
我的腦海突然蹦出一個問題:我愛我的孩子嗎?我的回答肯定是是啊。但我的行為呢?這是愛孩子的表現嗎?不,這不是。我其實并不愛那個不聽話且沒達到我要求的孩子,我愛的只是那個乖巧懂事聽話的孩子。就像我并不接納也不愛那個差勁的自己,那個不夠好的自己。因為我把大人或者社會對自己的各種要求內化成了自己的。我就應該是個怎樣怎樣的人,大家才能認可我接納我喜歡我表揚我。而我現在也在對女兒做同樣的事情,雖然我很不愿意這么做。但我卻沒有去控制自己下意識的行為。
有控制、強迫和威脅的養育,自然就會有相應的反抗和叛逆。所以孩子的不聽話不配合、哭鬧發脾氣其實不能怪孩子,要怪就怪自己首先沒有做好吧。
在沒有徹底毀掉孩子之前,請多反思自己并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吧,在發脾氣之前多問問自己,如果自己是孩子,還會覺得孩子這是在無理取鬧嗎?還會覺得孩子是故意在搗亂嗎?接納那個不完美的自己,接納那個不完美的孩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