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1 讓學生在文言文翻譯中具有得分點的意識。在做文言文翻譯題時,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 ? ? ? ? 2 強化直譯的習慣,形成答題的規范。
? ? ? ? ? 3 強化“留、刪、換、調、補、貫”的翻譯方法。
課前準備:提前印一張文言文
教學過程:
導語: 由自我介紹為主,重點在“彥”和“濮陽”,彥:才德杰出的人。濮陽,濮水之陽,濮水的北面。比如,洛陽,洛水之北。華陰,華山的北面。咸陽,渭水之南,嵕山之北。(一是為了和學生迅速消除隔膜;二是引起學生對文言字詞的興趣。)
? 提問,經過了高考第一輪的復習,大家知道高三做題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嗎?
我經常給我的學生說,做題有六個層次:
1 能做題
2 做完題,能按照答案修改。
3 能根據答案分析得失,并能總結答題規范。
4 能舉一反三,總結這一類型題答題技巧和規范。
5 熟悉題目背后考查的知識和能力點及考查方法。
6 能根據考綱,命制與高考題接近的模擬題。
? 探究過程:今天,我就和諸位從最高的層次進行探究。
探究一:首先,咱們看發下去去的文本。迅速閱讀全文,請你當命題教師,找出一個最適合命制翻譯題的句子,擬出答案和評分要求。并能說出理由。(時限:15分鐘左右)
? ①杜暹,濮陽人也。②自暹高祖至暹,五代同居,暹尤恭謹,事繼母以孝聞。③初舉明經,補婺州參軍,秩滿將歸,州吏以紙萬余張以贈之,暹惟受一百,余悉還之。④時州僚別者,見而嘆曰:“昔清吏受一大錢,復何異也!”⑤俄授鄭尉,復以清節見知,華州司馬楊孚深賞重之。⑥尋而孚遷大理正,暹坐公事下法司結罪,孚謂人曰:“若此尉得罪,則公清之士何以勸矣?”
? ⑦開元四年,遷監察御史,仍往磧西覆屯。⑧會安西副都護郭虔瓘與西突厥可汗史獻等不和,更相執奏,詔暹按其事實。⑨時暹已回至涼州,承詔復往磧西,因入突騎施,以究虔瓘等犯狀。⑩蕃人赍金以遺,暹固辭不受。?左右曰:“公遠使絕域,不可失蕃人情。”?暹不得已受之,埋幕下,既去出境,乃移牒令收取之。?蕃人大驚,度磧追之,不及而止。?暹累遷給事中,丁繼母憂去職。?十二年,安西都護張孝嵩遷為太原尹,或薦暹往代之。?蕃人伏其清慎,深思慕之。?乃奪情擢拜安西副大都護。?明年,于闐王尉遲眺陰結突厥及諸蕃國圖為叛亂。?暹密知其謀,發兵捕而斬之,并誅其黨與五十余人,更立君長,于闐遂安。?暹在安西四年,綏撫將士,不憚勤苦,甚得夷夏之心。
? ? 二十年,為戶部尚書。?上行幸東都,詔暹為京留守。?暹因抽當番衛士,繕修三宮,增峻城隍,躬自巡檢,未嘗休懈。?上聞而嘉之曰:“卿素以清直,兼之勤干。?自委居守,每事多能,政肅官僚,惠及黎庶。?慰朕懷也。”?二十八年,病卒,謚曰“貞孝”。
? ?暹在家孝友,愛撫異母弟昱甚厚。?常以公清勤儉為己任,弱冠便自誓不受親友贈遺,以終其身。?及卒,上甚悼惜之,遣中使就家視其喪事,內出絹三百匹以賜之。?尚書省及故吏賻贈者,其子孝友遵其素約,皆拒而不受。
(選自《舊唐書·列傳第四十八》,有刪改)
? 探究結果預設:(學生在回答時,教師注意梳理)
⑴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
⑵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
常見文言虛詞:而、何、乎、乃、其、且、若、所、為、焉、也、以、因、于、與、則、 者、之。
⑶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判斷句
被動句
賓語前置
成分省略
詞類活用
⑷了解并掌握常見的古代文化知識
⑸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
附:學生在說理由的時候,教師做進一步的梳理,讓學生清楚考試大綱里考查的知識點。這樣學生就有了得分點的意識。
探究二:找出兩個具有代表性的文言句子,讓學生翻譯。并找學生來評分。
? 探究預設:1 ⑤俄授鄭尉,復以清節見知,華州司馬楊孚深賞重之。
? 參考答案: 不久杜暹被任命為鄭縣縣尉,又因清廉節儉而被人所知,華州司馬楊孚非常賞識器重他。(授、以、被動句、重分別1分,句意1分)
? ? 2 ⑥尋而孚遷大理正,暹坐公事下法司結罪,孚謂人曰:“若此尉得罪,則公清之士何以勸矣?”
? 參考答案:不久楊孚升任大理正,杜暹因公事獲罪交由法司斷罪,楊孚對人說:“如果這個縣尉獲罪,那么公正清廉之士靠什么來勉勵呢?”(坐、下、賓語前置句、勸分別1分,句意1分。)
在評分過程中:教師歸納翻譯的六個方法策略:
留:①人名、地名、官名、年號等專有名詞。
②度量衡單位、數量詞、器物名稱。
③古今意義相同的詞。
刪:把無實義或沒必要譯出的虛詞、偏義復詞中的襯字等刪去。
換:①古代的單音詞換成現代漢語的雙音詞。
②古今異義、通假字、詞類活用字、一詞多義字。
調:即調整語序。文言文中一些特殊句式:如賓語前置、定語后置、狀語后置、主謂倒裝等,要按現代漢語的語法規范調整語序。
補:即補出文句中省略了的內容,如主語、謂語、賓語、介詞等。
貫:即“意譯”。指需要根據上下文語境,靈活貫通地翻譯。如使用了修辭手法:比喻、互文、借代等的地方。
【課后探究總結】讓學生談談這節課的收獲。 一是得分點意識? 二是翻譯的策略
【課后拓展】請以命題者的角色,命制一道文化常識考查的選擇題
課后感悟: 學生表現很好,積極性調動了起來。節奏流暢。時間所限,后面翻譯的策略強調得還不夠充分。下次,可以把文章縮減一半。
吳越
地點:柞水中學高三10班
2018年4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