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寫文章到底是為了什么?就像一個哲學命題:我是誰?我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窮其一生,很多人也沒弄明白這三個問題。
那么,我們寫文章到底是為了什么呢?
自從上了簡書,就像打開了萬花筒,讓我眼花繚亂,讓我“腦洞大開?!?/p>
在欣賞到很多好文章的同時,我也發現了一些亂象:第一,自嗨的人太多。有的簡友寫文章,就是自娛自樂??床豢词悄愕氖?,寫不寫是他的事。我曾經見到一篇文章,光題目就有34個字,還不包括標點符號。也不是貶她啊,我只是在說理。
為了讓大家更明白,我把它寫出來:“二零一九年的第一天,初次見面,吾全心全意,一見鐘情,愿‘你’像初戀般待吾溫柔似水?!睂?,你沒看錯,這就是標題。天啊,居然有這么長的標題。其實,她要表達的就是“2019年,你是我的初戀?!?,我就不明白,這又長又臭的,王媽媽的裹腳,到底想說個什么?好笑的是,白話文早已將“我”代替了“吾”,而這位朋友的文章,通篇都是“吾”,比如:吾父母,吾老公,吾女兒,我感覺怎么就那么別扭呢!
還有一個簡友,寫了一篇征文,讓我幫忙修改。我花了一個下午,認真學習了他這篇文章。最后,就一個句子進行了“磋商”。他原文是這樣寫的“那種存在于華夏大地上幾千年之久的,中華民族所特有的,內心期盼已久的‘年味’,已經向我們撲面而來了?!蔽沂沁@樣改的,“期盼已久的年味,撲面而來了。”我覺得我改的很好啊,簡短、直白,讓人一下子就明白了:哦,期盼已久的年味來了。但這個簡友很有“個性”,他一邊贊同我的說法,一邊還是原封不動的,把文章投稿了。我在心里說:你這篇文章能得獎,除非評委是你爹。
第二,文章空洞無物,為賦新詞強說愁。
國難當頭時,文章也肩負起救民族于水火的大任。魯迅棄醫從文,聞一多“最后一次演講”,都代表了作家的不屈不饒的革命精神。和平時期,沒有刀光劍影,沒有生死存亡,我們的文章也就沒有了精氣神。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對社會的陰暗面,我們的文章不敢揭露。文章長篇大論,不知所云。下筆千言,離題萬里,空洞無物,這是亂像之二。
鑒于篇幅,我就簡單的列出以上兩種。
我們都知道,穿衣是為了御寒和遮羞;吃飯是為了活下去。那么寫文章是為了什么呢?我覺得無外乎兩大目的:
第一,表達自己的觀點,引起讀者共鳴。我特別贊同“無關風月,只聊寫作”群主山哥說的一段話:寫作,不僅僅是寫,它還是一個作品,一個完全屬于自己的作品。
它,或許并不高大上,可它,必定會真善美。
寫作,是最崇高的愛好。
其實,讀者的眼睛是雪亮的。文章觀點鮮明,語言流暢,閱讀量也大。我在簡書上,公開發表了16篇文章,其中那篇《我們所寫的文章,能不能不像三陪小姐》,已達到了2490人次。雖然這個數字沒有10萬+,但是我很自豪。因為我沒有加入大群,也不喜歡互粉(當然優秀的文章,我會去點贊),這個數字是沒有水分的。應該說,這篇文章,引起了讀者的共鳴。從簡友給我的評論中,我也看出了,真善美還是作品的主旋律,讀者都是“識千里馬”的伯樂。
第二,文章變現。雖然談錢有點俗,雖然金錢不是萬能的。但每一個寫作者,完成一篇文章,也是付出了心血的。能夠把愛好,轉變成一種賺錢的技能,是一舉兩得的好事?。√萍胰伲疵鞯染W絡作家,靠作品都上了富豪榜,這也是很光榮的事啊。能夠做到財務自由,能夠思我所思,寫我所寫,人生一大快事也!
我們都知道文章能變現,只是現在,我們的文章還變不了現,因為沒有人買單啊!所以,為了文章能早日變現,我們必須靜下心來,好好讀書,好好寫作。
我認為寫文章就是這兩大目的。
我也衷心希望大家,能夠早日完成這兩大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