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印記(玫瑰園主題作業(yè))
文/付朝蘭
時間過得好快,轉(zhuǎn)眼間已是深秋的末端。還好秋姑娘不舍得走遠,她讓菊花仙子捎來請柬。說楓葉戀愛羞紅了臉,金黃色的楊樹葉子還戀著枝尖。一切都是這個時間最美的裝扮,就讓這份眷戀多停留幾天。給喜歡留影的人們,制造些浪漫。
秋風起為的是給樹葉寄托相思,那片金黃色竭盡全力,把最后的陪伴發(fā)揮的淋漓盡致。它不希望秋風蕭瑟,不想瞬間飄落,那種瞬間遠離的傷痛,還有讓枝條孤獨迎接雪花,都不是她想要的。此時她多像一位老人,在離世前還想著自己養(yǎng)育的子女,即便是飄落離去,也要用最后的生命,展現(xiàn)此刻最美的印記。
風仙子非常善解人意,她緩慢而來,牽著霜降的裙擺,在雪花姑娘到訪之前,給美麗的深秋更多機遇。
滿山遍野都被楓葉染紅了,戀愛的他們不論男女都是火紅色。因為他們都是年輕的一代,臉色紅潤是對彼此最深情的告白。
大片的楊樹林,不羨慕銀杏樹的金黃,他們自己也通體金黃,與銀杏葉沒有什么兩樣,所以他們特別自豪,更感謝秋姑娘那雙巧手,將滿身綠裝,修改成金黃。從青春的模樣,走向成熟的輝煌。
一年一次從生命孕育出生到生長,青春歲月伴隨的時間有限。從成熟穩(wěn)重到終老一生也同樣短暫,這或許就是生命輪回的自然規(guī)律,他們從來不后悔每個季節(jié)的遇見。
秋是收獲的季節(jié),所有的生長發(fā)育,都是為了此刻的收獲滿滿。柿子黃了,山楂紅了,蘋果更是個大,紅潤,石榴笑的把心奉獻;谷穗向著玉米金黃,火紅的高粱還欣賞紅葉的臉龐,江山如畫,讓詩人沉醉不知歸路。
記得令狐楚《少年行四首·其三》中這樣寫到:弓背霞明劍照霜,秋風走馬出咸陽。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擬回頭望故鄉(xiāng)。還有鄭思肖的《寒菊 / 畫菊)詩:花開不并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再有張孝祥的:《西江月·阻風山峰下》滿載一船秋色,平鋪十里湖光。
贊美秋的詩句非常多,或許詩人都喜歡利用秋天葉子的變化和離開,來寄托心底的那份情感,所以才有了這么多詩篇。
我好像腦子不開竅,想不出更貼切的詞語表揚深秋,抒發(fā)情感。只在深秋的發(fā)間期盼一場雨。
十一月的深夜,一聲響雷劃破蒼穹。猶如周末如約而至,那滴滴上天的淚,淅淅瀝瀝灑向久違的大地。它纏綿溫柔,沒有了夏日的傾斜而下,瞬間成河的氣勢,多了些久別重逢的溫馨。或許是因為懂得葉子留戀的心意,亦或是憐惜楓葉相戀的情節(jié),任憑響雷聲聲呼喊,還是不緊不慢輕撫著片片成熟的葉子,它深愛大地,卻只有通過淚滴滑落輕撫寄托相思,就像大地上的雨水再通過太陽曬,蒸發(fā)成水蒸氣升上天空,才完成天與地的愛戀一樣。雨才是寒流強烈來襲的前提,它提醒外出的人們需要添衣,因為冬雪仙子不久就會來察看,你有沒有遇見美麗?相信人生的遇見都是最美的相遇,特別是在這深秋時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