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連字句,是本體研究的焦點。
“連”標舉極端事物,其后成分是說話人著意強調的事物,是對比項里最極端的一個。
連字句的二語習得研究較少。印尼泰國分別和漢語呈疏與近的關系。問題是:和漢語差異度不以的母語背景的學習者,其“連”字句中介語系統和習得過程有何異同。
語料
暨南大學華文學院“語料庫”,中印尼、泰國初級、中級、高級階段留學生的“連”字句語料,經甄別獲得有效“連”字句373例,據此考察其習得情況。
連字句的中介語系統
連后詞語類型及使用比例
根據高橋彌守彥(1988)分析“連”后成分有四種情況:突出施事主語、突出狀語、突出受事主語、突出謂語里的動詞和動詞性短語。
依此分類歸納印尼、泰國留學生的語料。初中高階段的連后詞語句法、語義類型的使用頻次及比例。表1?
連字句內部類型與偏誤的數量分布特點。
五種類型的使用率之間存在顯著差異。
使用比例最高的句子
使用比例偏低的句子
特殊句型的缺失
出現的三類少量偏誤
特殊副詞的使用
連字句語義的習得
顯示該語義的主要方式
該語義的習得特點
明確掌握連后成分的特點及連字句蘊含的預設意義
主要以表極小量的一量名短語、有序名詞來顯示vp可能性最低
表達極端性語義的方式基本呈現由明顯單一到緩慢豐富的發展趨勢
連字句出現的語境呈復雜化趨勢
連字句習得影響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