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與管理 —《卓有成效的領導者》讀書筆記

第四周—教育和管理:經濟發展的關鍵

(個人理解:想起了前幾天和良鈺的溝通,關于教育的作用,對于整個社會的價值)

閱讀

“我們相信資本投資將創造發展。然而,這種推論被證明是錯誤的,否則埃及就應該是今天的日本了。資本投資與發展之間反而有一種逆向關系。

。。。

韓國在戰后的發展也許是一個令人稱奇的案例,在那里資本投資帶來了發展。相對于日本、蘇聯和德國,韓國遭受了更為嚴重的戰爭破壞。

。。。

傳教和教育在韓國的發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每個韓國城鎮都有一所教會中學。

。。。

這再次證明,教育是關鍵。華人非常重視教育。”

彼德?德魯克,《摘要:與彼得?克魯克論領導力和組織發展的對話》2002年5月5日,第1頁

思考

管理越來越成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重要資源。在發展中國家,把資源用于培養現在和未來的領導者要比給他們提供財政援助更加有效。

(個人理解:的確是這樣,培養現在和未來的領導者上至一個國家,下到一個企業和家庭都至關重要,因此想到了一個組織需要發展人才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不是要不要培養,而是必須培養,只是看哪種方式更有效,以及培養出來如何留住的問題)

“教育將成為知識社會的核心,學校教育將成為其關鍵制度。”

(十分認同,相信很多國人是憂心我們的教育的,經常聽到朋友說,將來一定要把孩子送出國讀書,對中國的教育沒有信心。每次聽到我都很痛心,也在想我在其中可以做一些什么?身邊有好幾個教練都關注教育,良鈺已經身體力行在高校做半公益的教練分享很多場,歐陽也是致力于用教練的方式優化高等教育。方圓有這么多有志于教育行業的教練,特別愿意在教育領域有一些貢獻,期待我們的孩子長大的時候可以很自豪地愿意上中國本土大學,有越來越多的人才加入中國高校,越來越多世界各國的朋友愿意來中國留學~)

那么,每個人需要怎樣的知識結構呢?教和學的“質量”又是什么呢?這些問題無疑將成為知識社會關注的核心,也將成為核心的政治問題。(完全同意)實際上,在知識社會中,正規知識的獲取及分配將逐步取代過去的兩三百年“資本主義時代”中財產和收入所擁有的政治地位,這樣的說法也可能并不過分。’

彼德?德魯克,5月9日,“知識社會的核心”,《德魯克日志》,2004年

(個人理解:這里老先生就提到了教育的質量問題,以及每個人需要什么樣的知識結構?這個牽扯到教育的本質問題。值得我們教育領域的人深入思考。同時十分同意并欣賞早在2004年老先生就提出知識的分配將取代過去財產等擁有的社會地位,其實這個時代很火的內容產出者越來越高收入的現象不正說明這一切嗎?相信這只是一個開始)

管理,由于它致力于組織中人的成長,能夠培育出長期發展的組織。因為隨著人的成長,他們會不斷提高他們的管理和創新能力,并通過他們直接的工作和間接的建議,為組織帶來更高的生產力和創新。

柳韓-金佰利公司的案例說明了兩點:第一,只要提供機會就能讓制造業的工人轉變為知識工作者;第二,制造業的工人能夠承擔一定程度的管理責任。換句話說,他們能夠學會如何實踐”負責任的管理“,并擔負起德魯克所謂的”工廠社區“的功能。

(個人理解:1、關于“人的成長”到底成長的是什么是個特別值得探討的話題。個人認為不僅是知識和能力的成長,更重要的是心智的成長,當一個組織可以激發人的內在動力,讓員工尋找到自己的志向和組織的關系時,其實能力、知識都顯得不那么重要了;

2、制造工人是完全可以變成知識工作者的,想到了“德勝洋房”的案例,那不僅是讓工人,更是讓農民成為知識工作者,這其中的重點是這家公司給了員工愛與尊嚴。讓盡心工作的農民工可以非常紳士和體面,這是通過一系列機制長期堅持做到的。)

‘知識的生產力將日益成為一個國家、一個產業、一家企業競爭地位的決定性因素。沒有哪個國家、哪個產業、哪家企業有’天然’的優勢或劣勢。唯一能夠擁有的優勢是利用現有知識的能力。在國民經濟學和國際經濟學中,只有一個因素的重要性在日益加強,那就是通過管理提高知識的生產力,從而產生績效。

彼德?德魯克,《后資本主義社會》,1993年,第10章

(個人理解:非常喜歡這段,沒有哪家企業有天然的優勢,因此誰能夠不斷去更新、迭代自己,打造一個真的學習型組織從內部不斷蛻變就顯得格外重要。而且,很多組織的優勢都在內部,如何通過管理能夠有效的激發內在潛力,將知識轉化成績效,尤為重要。這個部分就需要借助教練、共識等方式,傳統的管理手段可能有時會顯得力不從心)

實踐—提示

找出組織中那些有潛力成為知識工作者的員工,找出那些有潛力成長為能負起管理責任的員工。與你的上級一起討論如何讓員工承擔更多的責任。這樣才能讓培訓以最有效的方式并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

如果你的組織是在發展中國家經營,什么樣的做法能提高當地人的教育和管理能力?其目的不僅是提高他們的教育水平和個人發展,而且能進一步鼓勵他們將來與你和你的組織做生意。

你的組織是否在爭取最大效益的同時,也在為社會做出最大的貢獻?如果不是,你是否會建議你的管理層解決這個問題?

你有終身學習的習慣嗎?如果沒有,本周就寫出計劃。從回答“我是怎么學習的”開始。不要僅僅將自己局限在新技術和組織現有知識的框框里,盡量拓寬你的視野。

(個人理解:這些問題非常好,1、首先就是高潛員工和梯隊建設問題,這是現在每個組織都面臨的問題,最近在幫一個企業出后備干部的培養方案,感觸很多,有覺知的企業家都意識到梯隊建設的重要性;

2、特別喜歡第二個問題,你的組織在獲利的同時是否為社會做出最大的貢獻?這個問題非常重要,牽扯到一個組織是否始終關注于自己的使命;

設計到企業人員發展、企業社會責任和員工的成長和學習。我有終身學習的習慣,也愿意拓寬視野。這個部分的問題,幫助我在行為上可以調整得更有目的性。

3、關于終生學習非常認同,目前是在這條路上,還要一直堅持,高質量的堅持)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