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身邊單身的人越來越少,從沒想過結婚這些事情會離自己這么近,還是會覺得自己是那個十八歲的少女,可以花一整個傍晚的時間追逐夕陽,還是會覺得自己有好多事情沒有做完,沒有勇氣讓自己的生活里多出一個人;對于愛情,始終抱有敏感和怕被傷害。
事實是,同期的朋友中,戀愛的人在穩定戀愛,準備結婚的人也在緊鑼密鼓的準備著,結婚了的已經開啟了新一階段的人生,這一切就像楊絳先生那句形容:終于明白為什么聽到同學結婚的消息,心里就會慌一下了,就像考試似的,本來是各人寫各人的卷子,,但一旦有人開始交卷的時候,難免心里會緊張一下。交卷的人越多越著急,最后自己也就草草交卷了!
希望交卷的人都有滿意的答案,未交卷的人,也不必緊張和焦慮。
不是所有人都愿意主動單身。
單身主義的人很多,但大部分人在內心深處還是渴望有一個可以和自己并肩前行相知相愛的人。
最近身邊很多人都在感嘆感情這個話題。有優秀的寫作者,有身邊的同學,還有我自己 。一個作者剛經歷了一場戀愛,28歲的年紀,男朋友是在飯局上認識的,愛情來得太突然,讓這個擅長感情寫作者自己都有些招架不住,可這場戀愛來的熱烈走得也迅速,她迅速整理好自己回歸到單身生活里。
還有一個是正在相親的女生,她說:現在談戀愛都是明碼標價的,男生一開口就說自己有幾套房子。沒有物質的愛情難以長久,以物質為砝碼的又怎能稱之為愛情,更像是一場買賣。
或許要了解他單身的原因。
每個單身的人都有自己單身的原因,或是社恐,或是愛情里的差等生,也可能是自己一個人過得太豐富。不論他為什么而單身,我希望他有認真開始一段戀愛的期待和對情感保持真誠。
愛與被愛都太難了,越來越多的人活成了精致的利己主義,男生覺得女生有所圖謀,女生覺得男生不夠愛自己。
加繆說:不被愛只是不走運,而不會愛是種不幸。在這個喪失愛的能力的時代,我希望我們都能保留愛人的能力。兩個愛彼此的人,才能獲得幸福。
愛的本質是付出。
這句話我并不贊同,但你們一定要相信,在愛情里誰都想是被體貼被照顧的一方,人的本性就是這樣,會有一些自私。而我說的愛的本質是付出,就是希望,感情中的雙方都可以勇于付出。
不論是男生還是女生,喜歡上一個人的表現不是占有,而是珍惜。你下班路上看到她愛吃的零食就買給她,她想起你的t恤穿舊了就會置辦一件新的。喜歡不是假裝出來的謙遜有禮,而是回歸生活后,真心想要走向對方的下意識的行為。
不要總是那么苛刻。
工作上苛刻是一件好事情,可如果對待感情都錙銖必較是無法快樂的。已經結婚的小姑和我講了她和姑父的故事。姑父是一個典型的直男,比如出去吃飯的時候,姑父只會去拿自己一個人的碗筷,如果太計較,這些勢必會成為引爆爭吵的點,他們兩人打電話從來沒有超過二十分鐘,更別說煲電話粥,生了小孩之后更是因為姑父工作性質的原因,大多時候是姑姑在帶孩子。但是姑父是一個很踏實的人,很顧家也很體諒小姑。
如果說喜歡一個人,我想,首先是要喜歡一個人的缺點。就像王小波說的一樣:我把我整個靈魂都給你,連同它的怪癖,耍小脾氣,忽明忽暗,一千八百種壞毛病。
過分苛責就會失去,包容往往能夠化解生活中處處存在的不開心。
我們能擁有相互致意的能力。
可能我們一輩子都無法收獲錢鐘書與楊絳先生,王小波與李銀河那樣琴瑟和鳴的愛情。我總是很慫,覺得自己遇不到這樣的人,很多時候我在回歸獨處的時候無比渴望寂靜。
如果無法遇到一個愿意與我靠著書柜溫酒的人,那有一個愿意讓我在書柜里擺滿酒的人也是好的,舒婷贊揚女性獨立,她寫《致橡樹》:
如果我愛你
絕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如果我愛你
絕不學癡情的鳥兒
為綠蔭重復單調的歌曲
……
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每一陣風過 我們都相互致意
你有你的銅枝鐵干像刀戟
我有我紅碩的花朵像沉重的嘆息
我們分擔寒潮 風雷皮 霹靂
我們共享霧靄 流嵐與虹霓
仿佛分離 卻又相依
愛情無須過分獨立,少了那份想要依靠和被愛的溫情也會讓愛情越走越遠,但好的愛情一定要學會相互致意。學會理解和欣賞對方,也不忘記做自己不斷提高。
經濟學中有個詞叫馬太效應。用在戀人身上就是雙方一旦找到了良好的相處法則,就會越來越好,實現良性循環。
然而愛與被愛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尤其在成年后,考慮的越多,束縛也就越多,就像村上春樹所講的一樣:為了避免結束,我放棄了一切開始。
可不開始,永遠也不會有結果。日本電影:《比海更深》里老阿婆講了這樣一句話:我這一輩子,沒有愛過一個人,比海更深。
不是所有人都能打開暢通靈魂的大門,很多人終其一生都是孤獨的。而真正愛上一個人,大概是懂得了那份孤獨后,又愿意共度煙火生活。
最后,以上內容不僅僅是寫給男孩子的,也是寫給女孩子的,希望愛與被愛可以同時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