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管咋絮叨,只要動手寫就好。字像人一樣,是有感情的。你寫的字越多,字對你越有感情,越會幫你遣詞造句,才能真正達到“我手寫我心,我字達我意”的境界。
2.不管咋絮叨,只要動手寫就好。字像人一樣,是有感情的。你寫的字越多,字對你越有感情,越會幫你遣詞造句,才能真正達到“我手寫我心,我字達我意”的境界。
3.窗外鞭炮聲聲,憑添著節日氣氛。在我們這兒,居家流行“過年的火,十五的燈”。也就是說,大年夜,炭火烤得越旺,向征來年日子過得越紅火。過去再窮,也要備些粗炭留著過年守歲用。現在住鋼筋水泥的樓房,密封嚴,烤炭火容易二氧化碳中毒,就改開空調和烤電暖器了,也就失去了全家人圍在炭火盆邊吃著零食嘮嗑的年氛了。十五的燈,就是元宵節之夜,居家房間的燈光亮到天明。若那家瞎燈黑火的,就證明那家人丁不行,沒人繼承香火了。舊時點煤油燈,沒有那多燈盞,就在各個房屋里點著蠟燭。即便門頭上掛著燈籠,還要在門蹲子上都亮著蠟燭,呈現出燈火輝煌的繁榮景象。原先這時,我家每個電燈都會亮到天明。公公節儉慣了,又常去大城市居住,接受新觀念,也就不再重視習俗,改為開著走廊的路燈了。有了小家后,這夜我總是打開所有的彩燈,讓它亮到天明,也以此區別節日與往常的不同。
4.現在送燈都用的是電子燈。午飯后昊爺試試后嚷著有許多電子燈不亮。昊爹就打電話去詢問賣家。我走過去看了看,對準正負電極,輕輕一拎就亮了。昊爺看我把燈一個個的都拎亮了,有點佩服。這就是知識的力量。沒上過物理課的昊爺,哪里知道電的正負極呢?有很多事,確實是不能蠻干的。
5.咋夜睡前喝了幾口山楂茶,在2點多就餓醒了,于是又強迫自己閉上眼再睡。恍恍惚惚的,憶起很多人事。當再次醒來,又什么都不記得了。按理,今天是元宵節,我應該有所思有所憶有所感觸的,然而我依然平淡,跟往日沒有任何不同一一我這么麻木自閉,是不是患上了抑郁癥?曾有一位文友說我這狀態,屬于典型的缺愛。Ta以過來的口吻說,女人如花,若沒有愛來滋養,就會漸漸枯萎,直至凋零。我說有我自己來愛著自己,怎么會枯怎么會凋?Ta卻再也不答。其實我的心里也明白,自最疼愛我的母親和婆婆去世,我就失去了溫暖的家了,我就必須得長大了。當我終于長大,這些年的閱歷,又最終讓我心冷到愛無能了。貌似我對父很孝順,買這買那的,但我能感覺到自己心里的冷淡和冷漠,如同他這一生對我的冷漠和忽略。他好像也能查覺,從原先的理所當然,變成對我的客氣了。我們畢競是父女,敏感能力是如此的相似。
6.老了,就像變了個人似的。常聽人提到的這句話,現在的我,終于明白了其中的涵意。老了,就啥都想開了,就啥都看開了,就恢復本真了,也就成了別人眼中的“老小孩”。那時家里那么困難,但凡有點家庭責任感的男人,就不會一心求學,把所有的苦和累全丟給我的母親。當父親踏上仕途,兢兢業業,大公無私地樹立自己的正面形象,和私下他對家庭的冷漠是雙重性格。一葉不掃何以掃天下?我始終認為,對妻兒都不具備愛心的人,又怎么會真愛別人呢?即便他資助再多貧困學生,也只不過是追名逐利罷了。時間是最好的答案。從父親前兩年還念念不忘他曾做過的好事上,也得以窺見,也最終以我一句“施恩不圖報,方才是真善”來滅絕了他內心所有的不甘。父親越老,越像我爺爺了,農民的本質全部暴露,樂觀知命,卻又自私狹隘,他卻特意以知識分子身份而刻意掩蓋這些,因而為人處事就顯得特假,特虛。這是時代原因造成的,我理解他,尊敬他,卻不依戀他,沒辦法,這也是我這個時代造就了我的性格。
7.我這一生,都在享受父親帶給我的榮耀出生。我的內心小孩,卻一生都在修補父親帶給我的成長陰影。好在我現在通過閱讀和思考,終于坦然地接受了自己的命運。父親是好人,好領導,好同事,好鄰居,但他卻不是母親合格的丈夫,更不是我們的好父親。我可能不是好領導好同事好鄰居,但我是個好人,是丈夫合格的要子,是最疼兒子的好母親。弄明白我與父親之間的隔閡原因,我認為這就是我的成熟過程。因而接受,因而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