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的敵人不是無知,而是自以為掌握了知識的幻覺?!?/p>
從樊登讀書那里,聽到了這么一句耐人尋味的話。前半句讓人想起《反脆弱》里那句:脆弱的反義詞不是堅強,而是“反脆弱”。事物的對立面,往往沒有我們想的那么簡單。知識,讓我們少一點理所當然,多一點豁然開朗。
聽到這句話的后半句我有種被擊中的感覺:這不就是我常有的狀態嗎?手機里不舍得刪但打開率甚低的各類內容APP,像得到,喜馬拉雅,每天的知識水平伸手可得,付費購買了每日英語聽力和樊登讀書,但流于數量和簡單的聽讀,難做到深入思考,更不用說實踐,微信讀書,淘寶好學,百度云盤里或免費獲得的各類課程、電子書,總也看不完但也買不停的實體書……
我抱緊“知識變現”的大腿,企圖用“題海戰術”來緩解知識焦慮,結果很可能是處在以為掌握了知識的幻覺中,自我感覺良好。不說自己的知識有沒有形成一個體系,達到六經注我,我對知識的挑選太多隨意,幾乎僅憑個人興趣,走馬觀花,做不到深入理解又難以在生活中應用。我發現自己只是把學知識當成了一種消遣娛樂,雖然未嘗不可,但這種心態很大程度決定了自己做不到深入學習,淺嘗輒止,而且容易倦怠,半途而廢。
如何改進?
首先告訴自己,自己還很無知!掌握知識是一個復雜問題,不是單憑看過的文字和視頻的數量來增長知識的簡單問題。
其次,有的放矢,根據需求來篩選要學的知識,可以是工作相關的(醫學、門診籌建、領導力),或者手頭要解決的重要問題的(育兒、溝通)。
再者,端正心態,不能用玩樂的心態來學習,學知識應當是一項嚴肅的活動,需要認真和投入,并做好吃苦的準備。
現代社會需要一專多能的人才,多能之前,先做到專,真正的多能,也是較強的專的合集。所以,從本質上擯棄知識的幻覺,做知識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