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騎車下班,快到家的時候,會經過一條比較狹窄的路。這條路不算長,也就兩百多米。一邊是院墻,一邊是鐵絲網,在院墻與鐵絲網之間,形成了大約六米不到的這么一個狹長的道路。
雖然只有不到六米寬,中間卻放置了隔離柵欄,兩側通行互不干涉。安全性當然是得到了有效保障,可是每一邊的寬度,只剩下了兩米多不到三米的樣子,如果有騎自行車的人走在前面,后面來的汽車,想超過去就很困難。
我每天都會經過這條小路,幾乎每次后面都會有同向的汽車,默默的跟在我后面,一直到過了東邊的拐彎路口,它才會超過去。
那個寬度,如果汽車一定要超車,并不是絕對的不可能。假如開汽車的人與騎車的人駕駛技術都比較高,膽子都比較大,彼此向兩側讓一讓,也是可以完成超車動作的。
但是這樣的情形比較少見。一般的時候,后面的汽車表現的都很君子,也不鳴笛,默默跟隨,一直到了拐彎的寬敞處,才加速超過去。
每當這種時候,我總是想,這個司機素質挺高,好人吶。
但是也有一次,后面的汽車鳴笛表達了超車的想法,我沒有那么大的膽子,敢于邊騎邊讓汽車超車,只好停下來,努力的向鐵絲網靠攏,然后汽車加速,順利過去了。
今天我前面也上演了類似的戲碼。我前面有一輛小面包車,在它前面是一個騎車的老爺子。面包車鳴笛要求通過,老爺子如我那次一樣,停了下來,努力靠邊,小面包車超了過去。
我想,這個面包車司機是不是素質就比那些跟在后面不鳴笛不超車的人低呢?就在我這么想的時候,突然一個念頭鉆進了大腦。
我突然感覺到,自己不應該站在道德角度對這件事情進行評價!不管是在后面跟隨的,還是鳴笛超車的,并不存在道德水平高低的問題,或者說不應該從道德水準高低的角度去看待。
有的人可能并沒有著急的事,那段路也不長,默默的跟過去也挺好,于是選擇了默默跟隨。有的人可能有急事,或者就算沒有急事,但是喜歡迅速通過,反正只要騎車的人稍微讓讓,也就過去了,先鳴笛,后通過,行為方式也是完全正常的。
其實,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標準來選擇行動的方式,不過都是在不傷害自己也不傷害他人的基礎上,做了自己喜歡做的事,本來跟道德就沒有直接關系。開汽車的并沒有義務一定讓著騎車的人,騎車堵在前面讓汽車烏龜爬,也不見得就是天然正確。
而我一開始覺得默默跟隨的就是素質好,甚至差點認為鳴笛超車的素質差,這就犯了道德綁架的錯誤。其實,世上許多的事情,并沒有那么多道德問題,只不過是喜歡不喜歡,愿意不愿意的凡人俗事,笑一笑就好了。
實際上,我們在遇到事情時,經常不自然的就會用道德的尺子去衡量,這本身就是一個很不好的習慣。比如前些年鬧得很嚴重的動物保護組織的人,一定要阻止狗肉節上殺狗吃狗肉,就是濫用道德,進行道德綁架的典型。
把許多本來平常的事情,硬要套上道德的外衣進行評判,這是錯誤的做法。這個認識在理智的時候,許多人是都能夠明白的。但是在真的處理事情時,尤其是在遇到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刻意營造氛圍帶節奏的時候,常常就忘了自己理智的判斷,跟隨著所謂占據道德制高點的人,去制造了無盡的錯誤,甚至因此殺傷人命,形成了巨大的傷害。
能夠保持一顆平常心,能夠用同理心面對他人,面對世界,不濫用道德原則去隨便評判他人,才是普通人應該遵守的基本原則,才是日常生活中體現出來的最高道德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