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燈初上。
這個時間是大家吃好晚飯,縮在沙發(fā)上休憩的時間。
我出了門,夜跑開始。
八月下旬的上海,空氣還是潮潮的,微風(fēng)吹過稍微帶點涼意。人行道上有匆匆路過的行人,拎著包,皺著眉。有五十多歲的婦人,牽著一大一小兩只狗,安靜的和我擦肩而過。
跑過超市門前的廣場,門口的休閑長椅上還坐滿了人在乘涼,跳廣場舞的大媽們已經(jīng)散了。
路邊停著幾輛私家車,似乎在等人。對了,在超市的樓上,有好幾家教育機構(gòu),有學(xué)英語的,有學(xué)琴棋書畫的,有學(xué)跳舞,也有學(xué)。。。
繼續(xù)向前慢跑,這條小路上的車和行人都比較少,平時在這里總能相遇不少跑友。
第一圈,第二圈,耳機里傳來的英文歌,把我包裹在一個真空的盒子里,讓我暫時遠(yuǎn)離塵囂。
第三圈,遠(yuǎn)遠(yuǎn)看見前面的路邊停了一輛大卡車,有個男人在車上往下遞東西,車下接?xùn)|西的是位年輕的女子。跑到跟前時,男人已經(jīng)從車上下來,站在女人身旁,好像是在修理什么東西。女子很年輕,不過二十七八歲,男人也很年輕,估計三十歲出頭的樣子,穿著長袖的工服,一邊和女子說話,一邊抬起胳膊蹭了蹭頭上的汗。這段時間沒有工地在忙,也見少了體力工作者,這會兒猛一看到這樣一幅景象,反而生出幾份敬佩。
繼續(xù)向前,跑到另一條大馬路上,人行道上停了一輛板車,車上拉的山高般的泡沫箱。路邊的馬路牙子上坐著一位瘦瘦的矮矮的四十多歲的男人,男人穿著一件舊軍裝,顏色在路燈的照射下,更顯得黃舊。腳上的褲子卷著邊,露著黝黑的腳踝。腳上穿著一雙只有下雨天才會穿的膠鞋,頓時覺得很奇怪,沒有下雨為什么會穿一雙這樣的鞋子,而且看樣子,這板車已經(jīng)拉著走了不少路。
路過一家工廠,門衛(wèi)室外亮著一盞昏黃的燈。有一位中年人,坐在燈下,背對著馬路在拉二胡。我從他身邊跑過了三次,三次都沒有聽清他拉的是什么。因為我的音樂包裹著我,但是離很遠(yuǎn)的地方,我就聽到耳機里傳來吱吱呀呀的二胡的和聲。
跑過一家飯店的后門,不遠(yuǎn)處,停著一輛電動車,是餓了嗎的送餐員。一位頭發(fā)稀少,身體微胖,年齡在五十歲左右的男子,默默的等在那里等送餐的訂單。我在想,這又是誰的丈夫,誰的父親。這么晚了,還等在路邊,等下一個生意找上門。
離今天夜跑的目標(biāo)已經(jīng)很近,返回路過超市門口,停著的私家車一輛都不見了,休閑長椅上也剩下稀疏兩三人。夜色更濃,街面上的車流少了,人也少了。
城市要睡了,慢慢的,慢慢的,一切都安靜下來了。
忽然想起一句話:長的是磨難,短的才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