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習慣于制定計劃
有些事情老想著以后再做
有些旅程老想著過段時間再出發
1
我想出去轉轉
我想去法國盧浮宮看展覽
我想去英國感受下英倫風
我想去美國感受下廣闊無人的地方
我想學英語
我想學畫畫
大到去一個國家
小到去一個城市
我們總是在想
卻沒有邁出第一步去做
如果你想去看看
那么制定一個不超過半年的計劃
一個確切的時間點
然后尋找達到目的的方法
2
我門都把希望寄托于未來
心想未來一定會好
給自己當下找個借口
從好的一面來看
這是心態樂觀
從不好的一面來看
這是自欺欺人
欲望
有時候時好事
有時候又是壞事
主要看這個度
之前看過一篇軟文
大致意思是
說小A第一次跟歪果仁交流時
口齒不清
腦子發懵
備受打擊
于是決定好好學英語
但是回家后一想
以后碰見外國人的機會肯定不多
而且翻譯軟件這么多
到時候再臨場發揮臨時查就行
沒準以后研發出智能翻譯神器
各國語言只需要通過這個神器就自動翻譯成中文了
就這樣找了一堆不學英語的借口
于是學英語這件事就撂下了
當他工作幾年后一個升遷機會
但是需要很強的英語技能
結果可想而知
這個機會被當初一起進公司的小B得到了
因為他想做一件事情
會立馬付諸于行動
3
很多夢想都被埋沒在了我們的心里
隨著時間的流逝
慢慢的消失
不要等老了以后
才發現之前那么多想法沒有去實施
人的結局都是一樣
世間的一切生不帶來
死不帶去
而人和人之間的區別
不同的就是活著的這段時間
去做了什么
去經歷了什么
哪怕最后沒成功
至少自己曾經努力過
為之拼搏過
我們生來不就是為了經歷嗎
而且只要你堅持不懈地努力
目標肯定會離你越來越近
過程中所得到的遠比結果來的多
4
2012年時候
我的體重創下新高
每逢佳節胖三斤
那個寒假的第一周我就胖了十斤
大學四年收獲最明顯的就是這一身贅肉
不是說胖不好
而是因為吃的多運動的少
從宿舍走到教室的距離
我都會氣喘吁吁
爬樓梯對我來說更是超負荷運動
搜了一些減肥神人的方法之后
我也開始了我的減肥計劃
從最開始的跑跑停停歇歇
勉強只能繞著操場跑一圈
到一口氣跑完5公里
再慢慢的加到12公里
我用了兩個月時間
這兩個月的時間跑步的成果就是
我從200斤減到了140斤
我現在還很清晰的記得
同學見到瘦下來的我時驚訝的表情
有些事情只有你做到了
或者你經歷了
你才有資格去說去評論
而結果只是你為之努力的一個獎賞
5
因為我們年輕
有青春的活力
因為年少無知
可以肆無忌憚的去體驗
想做什么就去努力嘗試
可以不考慮后果
然后來一句“誰的青春不操蛋”
這一切可能源于好奇心
也可能源于你痛恨一些事情
不滿足于現狀
也可能源于一些其它的事情
但這些想法最終在你腦海中浮現了
如果不去把這些想法實踐 嘗試
那這些想法
就真的只是一個想法
很多事情在還沒開始之前
我們就習慣性的給他設置重重障礙
慢慢的我們的注意力會被這些困難分散
進而將困難無限放大
大到已經掩蓋了我們想去做的初心
就像假如你說你想學游泳
但是你說你怕水,怕被嗆著
會擔憂很多
一堆的借口
無限的理由
而當你問那些真正學會游泳的
你會發現有幾個沒喝過泳池里的水的?
我們當初從爬行到走路
不也摔過好幾次嗎
為什么肢體發達了
反而不如曾經未發育好的自己了
6
隨著慢慢長大
年齡慢慢增長
我們的思維越來越發達
以至于想的太多,做的太少
而解決的辦法就是
不管怎樣先開始
假如想去旅行
就先讓自己在路上
為什么我們都羨慕那些說走就走旅行的人
因為那些人做了我們曾經想去做的事情
而你跟他們的區別就是
他們行動了
而我們只是想了想
還是用畢加索舉例子
畢加索
這個西方最有創造性、影響最深遠的藝術家之一
十幾歲時候就可以畫的像拉斐爾一樣好
但他想去探索外面的世界
于是說走就走來到法國
法國對于小有名氣的畢加索來說
完全是個新世界
人生地不熟
沒人認識他
一切從頭開始
哪怕過著最底層的生活
而正是因為這場說走就走
畢加索遇到了人生艱難的痛苦
跟他一起去闖蕩的發小
因為表白被拒自殺了
這對畢加索來說簡直是晴天霹靂
也正是因為這個痛苦遭遇
畢加索轉入“藍色時期”
因為藍色可以讓人內心平靜
畢加索會不自然地去用藍色
用藍色的寧靜
間接的治愈失去好朋友的痛苦
不要老等著以后去做
有想法就趕緊去落實
沒有萬事具備
先邁出第一步
去行動
讓自己在路上
盡情享受追夢的過程
最終我們獲得的經歷和經驗
會讓我們遇見更好的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