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經日期:2017年4月19日???? 星期三???? 天氣:晴
【早起】 ? ? ?5:05起床。
寶貝年齡:6周歲9個月
學經周期:3年
學經人員:雯爸,雯媽,雯雯
學經方法:247累積法
學經內容:1.《孫子兵法》第九章、《詩經》48-50、
? ? ? ? ? ? ? ? ? 《成語接龍》一頁,新概念英語LESSON1。
???????????????? ?2.學習“時間管理100講”第93講并寫心得。
???????????????? ?3.進頻道學習。
【鍛煉】:蹲著20分鐘,外出鍛煉一小時。
【日記】:雖然最近一直都比較忙,睡眠也比往常差了很多。但是每天學點東西,看點別人寫的東西已成為自己的習慣,今天又看了一篇文章覺得很棒,忍不住想留在自己的簡書里做紀念。其實這些道理我們都懂,但是一旦用起來卻需要花點時間。這是一位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的一個朋友寫的文章。
我有一個朋友,年紀輕輕就已經寫了好幾本暢銷書,算得上是一個高產作家。有一回,我向他請教,為什么有些人能輕輕松松寫出很多好故事,而有些人絞盡腦汁也寫不出來呢?他說,其實大部分人,問題不在于會不會寫,而是敢不敢寫。這句話對我觸動很大。
我自己也有這樣的體會,最初的時候,我想寫一個好故事,不在腦海里構思到完美就不敢動筆。這樣一來,我的收獲很少,感覺寫作是件挺困難的事。后來有一段時間,因為趕稿子,我強迫自己動筆,經常剛想了一個故事開頭,就肆無忌憚地寫下去,令人驚奇的是,隨著噼里啪啦的鍵盤聲,故事自己走動起來,并且最終走向了一個合理的結局。
不邁出第一步,那么第一百步就會看起來遙不可及。
行動的意義,并不單單是把你目前的計劃付諸實現,它往往還能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
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你若待在原地,不肯抬腳邁出第一步,縱使前方柳暗花明,你又怎么能看得見呢?
2.關于人類的起源,有說200萬年的,也有說500萬年的。每每看到考古學家們挖掘出來的各種石器和青銅,我都仿佛看到了這幾百萬年間人類進化的腳印。這些智慧的結晶,自然先是被設想出來的,然后,非常慶幸,我們根據設想做出實物,并且著手使用。在使用的過程中,我們不斷發現問題,提出更好的方案。于是,我們手中的工具越來越得力。從第一件石斧,到如今的蘋果手機,就是這樣來的。假如當初,我們全體的人類祖先叉著兩只手,一起呆坐著傻想,我保證,他們用一千萬年,也想不出一部蘋果手機。
人類有發散思維,能夠設想多種的可能,能夠把未來想象的無比美好。可這些美好的藍圖,如果缺乏行動,幾乎沒有一點現實價值。
小孩子擅長從摸爬滾打中汲取能量,對腦海里的東西做出驗證和指導,從而不斷得到優化。
而成年人在這一方面,卻顯得畏首畏尾。小孩子學說話,大約用兩三年,就可以說的很好。成年人學英語,學了十幾年,見到老外,脫口而出的還是:“My English is poor.”我們太害怕出錯,所以想的太多,做的太少,走的太慢。
3.我之前有個同事,說他的夢想是去一趟西藏,看看那里深藍的天空。我們老板聽了很驚訝,去一趟西藏,這也算得上夢想?他問,西藏就在那里,你為什么不去?同事被問住了,確實沒有什么不可逾越的障礙,阻攔他去西藏看一看。網上那些窮游的人,一路搭車都能到西藏,難道他買兩張往返的火車票去西藏的動力都沒有?沒多久,我的同事去了西藏,雖然他看到的天空沒有想象中那樣瓦藍,但整個路程給了他許多計劃之外的感動。從此,他的夢想不再是去西藏,而是要盡可能的走過更多地方。所以,他把自己想去的地方標在地圖上,做成了電腦桌面。把每年要去的地方,都標記一個清晰的腳印。我逐漸發現,他屏幕的腳印越來越多。他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只有好好觀看過世界,你才有資格說你的世界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