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看到別人如詩如畫的文字,邏輯嚴謹的推理,日復一日的更新,我們常常羨慕不已,羨慕她們的執行,更羨慕她們文思泉涌,靈感源源不斷,只恨自己什么也不會,其實靈感是什么?文思泉涌是什么?在我上一份工作連續五個月除了各種臨時性的文字,還要每天一篇的原創時,我突然意識到,原來你所羨慕的事,自己也可以做到,只是沒到那份上你永遠不知道自己也行。如果靈感不是與生俱來的,后天怎樣的努力才能增強這種超能力呢?
1、朋友交流
偶爾的和朋友聊天,不論交流思想,還是天馬行空的碰撞,又或是互相揶揄調侃,談論彼此生活的點滴改變,都是一次梳理自己思想的過程。每一次帶著一些疑慮去,可以無比清晰的回來;每次深入的交談都是一次難得的自省,我們可以通過別人看到更有能量的部分來補充自己,思路和角度不同不要緊,重要的是交換了彼此的思想,獲得進步。在微小生命的某一段時間,得到一些力量,堅定一些道路。
2、身邊世事
也許你總覺得所有事情都很無聊,其實用心的去觀察、記錄,你會發現每個人,每件物都有一個小小的故事在等你,這個美好溫柔有趣的世界等你用眼睛欣賞,用心珍藏。人生百態,有時候真的值得一品,或許不經意間你會悟出些什么。
3、閱讀書籍
沒有輸入,哪來的輸出?不要問為什么你下筆的時候都是愁愁愁,書讀少了,自然流出來的筆墨也會少;下筆少了,所思所感就只能成為過腦煙云。馬太效應說得不是沒有道理,做什么事都想要個結果的浮躁時代,心更需要沉靜,你多久沒有沉浸在一件事心無旁騖,輸入的積累終會以某種方式輸出,只管默默積累,因為沒有輸出的輸入很多時候是徒勞。
4、每次行為
受傷踉踉蹌蹌,成長跌跌撞撞!每一次不一樣的經歷讓自己反思,每一次不一樣的聲音指引前行!!這就是經歷,閱歷越多,成長越多,你的靈感就會更多。
一段音樂,一部電影的片段,內心想起的一些事情,都是靈感。心事也是,和友人的談話,街上路人的身影,有了這些,文思泉涌不再僅僅是仰望,而是日常生活當中的熟悉感,這些一閃而過的感受,所看到的畫面以及用心去體會的事情都是日后的素材,靈感的來源。
沒有所謂的天生,只有你看不到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