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問你一個問題:創業公司最可怕的是什么?沒人?還是沒錢?這兩種情況其實都挺可怕的,這是公認的。但更可怕的還不是這個,更可怕的是,明明有比沒人和沒錢更可怕的事,但卻被你完全忽略掉。
比如說,本來沒錢卻自以為很有錢,然后大手大腳亂撒錢。說白了就是沒有做好合理的稅務籌劃。如果做好了,即使是資本寒冬,融資困難的時候,創業也能更從容。前兩天我們說的一直就是跟稅務籌劃有關的事,今天再來跟你嘮叨嘮叨。
如果你認真聽了前兩天的音頻,就應該知道,成功的稅務籌劃一般有3個特征:遵紀守法、盡量趁早和簡單清晰。但具體怎么做,還得要看你的公司現在處在什么階段。
今天我就給你主要講兩個階段里,稅務籌劃應該怎么做,哪兩個階段呢?——燒錢的公司和盈利的公司。
先來說第一類,還在燒錢的公司。
大部分初創公司,其實都處在燒錢狀態。因為,處在持續虧損階段的公司不需要交稅,所以,很多處在初創階段的創業者,經常會說“我的公司不需要稅務籌劃”。如果你以為不需要交稅就不需要稅務籌劃,那就太傻太天真了。
為什么呢?因為,公司虧損只是不繳納企業所得稅,但收入層面的流轉稅卻和盈利不盈利沒關系,而且,增值稅也有籌劃的空間。還有,公司即便現在還在燒錢,未來也要做好盈利準備的規劃,提前埋好伏筆,未來才會產生好的回報。所謂 念念不忘,必有回響 嘛。
那么,對于還在燒錢的公司,到底該怎么做稅務籌劃呢?
有兩種比較常用的做法。
第一種叫,可以資產化的類目不要費用化。
很多創業公司為了省力,都會把買來的資產直接在當期費用化,這種做法存在兩種潛在的不利后果:
1、早期費用化的虧損無法在日后進行虧損抵扣,也就是說,當你的企業后期實現盈利了,你也沒辦法抵扣那個時候產生的所得稅,這就意味著會占用你的現金流。
在我國的稅法下,虧損抵扣是有時效的,一般超過五年的虧損就不能在稅前抵扣了。所以,在對利潤沒有追求的情況下,合理利用稅差,合理利用虧損,把虧損延期到可以降低未來的潛在稅賦。這才是合理的
舉個例子,假設你的公司有長期規劃,在達到符合資產化的情況下,把相關項目資產化可以增加公司的凈資產,同時也增加公司當期的凈利潤,那是不是到最后反而需要多繳納企業所得稅呢?
并不是,因為,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可以在使用年限攤銷,這些折舊與攤銷可以作為未來攤銷年限的管理費,降低未來使用年限的所得稅。這樣做可以使公司利潤走的更加平穩。
第二種方法叫,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
小規模納稅人和一般納稅人的稅率大概差了一倍。所以,如果“你的下游不需要開具增值稅一般發票”或者“沒有可以抵扣的進項稅”,那你就可以考慮做小規模納稅人。
拿新型服務業務來說,小規模納稅人的稅率為3%,而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為6%,在這個基礎上,還有各種附加稅的影響,綜合稅差在3.5%左右。如果你符合成為“小規模納稅人”的條件,但你沒做,那這3.5%的稅差,就算是你自己虧了,多可惜。
說完燒錢的公司怎么做稅務籌劃,我們再來看看已經實現盈利的公司該怎么做稅務籌劃。
對于已經實現盈利的公司來說,可以用下面4種方法做稅務籌劃:
第一種,利用好小微企業政策。
你應該知道,所得稅的普通稅率是25%。但國家對一些小型并且微利的公司,會按20%的優惠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具體規定是,從2015年10月1日起至2017年12月31日,對年應納稅所得額在20萬元到30萬元(含30萬元)之間的小型微利企業,其所得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聰明人聽到這肯定已經拿出計算器在算究竟能省下多少錢了,你不妨也算算。
第二種,雙軟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認證。
符合條件的高新技術企業,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符合條件的軟件企業,經認定后,在2017年12月31日前,自獲利年度起計算優惠期,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征企業所得稅,第三年至第五年按照25%的法定稅率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并享受至期滿為止。
第三種,合理利用公司架構搭建。
合理的利用公司架構和境內境外關聯方交易,把利潤轉移到稅率低的納稅地,是一種更高級的玩法。比如蘋果公司,就在愛爾蘭建立了一個子公司,公司的稅前收人為380億美元,但繳納的稅款只有2100萬美元,稅負僅為0.06%。真實便宜占大了。如果你的公司也有資源可以這么做,在不違法的前提下,不妨試試。
最后一種,研發費用加計扣除。
互聯網公司早期的支出多在團隊,研發人員的工資、機器的折舊、產品外包的費用都i可以1.5倍進行費用抵扣,但有大約九成的團隊都沒有提交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的申請,問問公司的財務,你的公司在不在這九成里呢?
申請研發費用加計扣除以后,可以省多少錢呢?舉個例子,假設有個A輪公司,技術團隊有10個人,平均薪水一年12萬,一年支出就是120萬,0.5倍意味著可以多抵扣60萬的費用,再乘以25%的稅率就是15萬,相當于節省出了一個技術一年的薪水,不申請是不是挺虧的?
好,以上就是關于創業公司怎么做稅務籌劃的一些建議,看出來了吧,這里頭學問很多,細節也很多,知道了以后,找一個財務,好好籌劃一下吧。如果你有什么建議或者創業經驗,歡迎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