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面館
我喜歡吃面,在簡陽新城區的面館,光顧了十之八九。
最初愛去的是旭海廣場對面的“田姐面館”,學生的女兒推薦的。吃來吃去,覺得她家的“酸菜雞雜面”最好,泡椒的辣香與酸菜的酸爽恰到好處,雞雜里的郡肝的脆和雞腸的嚼勁,吃起來口感舒服。
后來有一天再去,關門了,問問新來的“肥腸粉”,也不知道原因。
因為經常去愛莎貝兒理療,就在旁邊的“家常面”吃早餐。慢慢的發現她家的“牛肉面”不錯。首先是味道不錯,然后是牛肉大坨,配的香菜新鮮,清香氣息讓人很有食欲,豆奶自取,不限量,有時候喝她三碗,老板也不干涉。于是基本都在這家吃面了。
后來買菜去“天慧國際”后門,路過“張氏面館”,雖然沒幾個顧客,但因為都姓張,所以還是去吃吃看。確實有差距,因為都姓張,所以,我參考“家常面”的特色,以長者的身份指點一下他們:你們的辣是干辣,要適當點一點醋;湯色紅亮除了辣椒還要有足量的豆油,顏色才濃郁;臊子里適當有點豬油,吃起來才香;可以加點炒豌豆,吃完面,再撈著吃,有趣,回味悠長,顧客在這里多坐會兒,你的人氣也旺啊!……哈哈哈兩個小青年,估計是一對夫妻,聚精會神的聽著,那女子居然拿筆記本來記錄。
再次光顧“張氏面館”的時候,果然有進步,生意好了不少。但是我還是到“家常面”里去吃牛肉面。
快過年了,“家常面”生意爆好,原來一個人可以獨霸一張條桌,后來兩個人對坐,再后來四個人擠著坐。有一天對面有一個大媽,六十開外,還在打電話讓路車上的姐妹怎么來找這個面館。我好奇的問了一下,原來她們是沱一橋那里的,專門趕車過來吃這家的面。聽罷在心里對這家面館的聲譽贊嘆不已。
也許是生意爆好,不久老板漲價了。雖然就一元錢,但我感覺有趁火打劫的嫌疑,于是就沒去她家吃面了。多數時候去“張氏面館”,分量都一樣,在我的強聒下,色香味也有進步,雖然比不上“家常面”,可畢竟要少兩元錢啊。
今天去理療,路過“家常面”,門面在裝修,橫幅寫著“歡迎品鑒**奶茶”!這么好的生意居然倒閉了,既高興又失落。高興是趁火打劫居然引起公憤,大家都拒絕,于是讓它倒閉了;失落的是,再也吃不到那么好吃的牛肉面了!
上去理療,和小王說起了“家常面”的倒閉,她也唏噓不已。但答案和我以為的大相徑庭:原來媽媽開的“家常面”,兒子在沱四橋開奶茶店,生意天壤之別。兒子抱怨位置太差,媽媽直接關門互換生意。我說:“既然你說漲價后生意還爆好,為什么不可以資金補助啊?!”小王說“當媽的怕傷了兒子的自尊心,所以忍痛割愛了!!!”
我想我哪天有空,一定要去沱四橋尋尋搬遷后“家常面”,不吃,坐坐都行,看看那位偉大的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