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老媽又開始念叨我的衣柜該清一清了:不再穿的衣服,拿出來給表妹穿吧!
? ? 我撇了撇嘴:表妹才不要穿我的舊衣服了。
? ? 我承認(rèn)我的衣服確實多得有點離譜。級室里面有個男同事就曾經(jīng)戲謔地說我和音樂老師可以比賽,看誰能夠一周七天,天天穿不一樣的。我是很喜歡買衣服,好看的衣服還要配好看的鞋子,于是鞋子也是一堆一堆的。其實,我的衣服大部分都是穿著舒服看著順眼,特別嘩眾取寵的,倒是一件都沒有。就是有,也早早壓在衣箱底下,久不見天日了。
? ? 小學(xué)的時候,穿得花枝招展。說是花枝招展,一點也不過分。小學(xué)在古丁,山區(qū),雖然是中心小學(xué),同學(xué)們卻都是來自比較貧困的家庭,像我這樣跟著父母住在政府機關(guān)里面,當(dāng)時還是獨生女兒的,極是少數(shù)。老媽年輕時也是愛美之人,加上有個特別會打扮,至今四十歲仍能穿上大紅裙子跟俺媲美的小姨,我這個小女娃娃雖然整天跟著男孩子喊打喊殺,曬得黑如木炭,卻穿得比哪個漂亮小女孩都要時髦。
? ? 那時候的衣服,都是裁縫做的。偶爾老媽也會來興致給我做,我家現(xiàn)在都還有一臺縫紉機,雖然只是擺在那里給弟弟做雜物臺。夏天的裙子,白襯衣,藍(lán)褲子,背心,這些都是可以自己做的。冬天的厚衣服就難辦了,多半是買,到了冬天我就比花枝招展更花枝招展:套裝,毛衣,皮鞋,波士頓——我穿的大衣,都是大紅的!或是毛絨或是絨氈,繡著花花草草,或是鑲著毛邊,掛著小絨球,又暖和又張揚。
? ? 這些衣服,多半都已經(jīng)給了表妹堂妹,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知道去哪里了。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套裙子。用料并不是很好,粗粗的滌綸紗,大朵大朵的印花,,卻很飄逸,是六一兒童節(jié)媽媽送我的禮物。我穿著它去參加文藝晚會,所有舞伴穿的都是白襯衣配一條暗淡的裙子,我這套裙子實在是扎眼!老師還讓我獨自彈奏了一曲,最后拿了一等獎,領(lǐng)了個電水壺。散場的時候已經(jīng)很晚了,我就抱著這個壺回家,媽媽已經(jīng)睡著了。
? ? 冬天的大衣,有一件絨氈的,跟我最久了,樣子忒拙,卻繡著細(xì)巧的絨花。后來拿回老家給堂妹,過了很久,有一年冬天回家一看,嗬,奶奶正穿著呢!大紅的衣服,穿在奶奶身上,倒是喜氣洋洋的。還有一件,也是大紅的,小姨送的(她特別喜歡紅衣)。過年的時候在高州看到的,毛絨面子,鑲著毛邊,綴著絨球,像小熊貓一樣。樣式比較新潮,我看見就滿心歡喜。媽媽本來嫌貴不讓買,小姨卻大方地送我了。我多歡喜呀,那一年就穿著它,配著我新買的淑女小低跟皮鞋,招搖了整個春節(jié)。還有媽媽織的毛衣,圍巾,手套,我都穿了不少。媽媽的手藝很好,經(jīng)常有人請她幫忙織毛衣。有一次我穿著她織的毛衣去升旗,散會的時候女班主任叫住我,問我身上這件毛衣誰織的,花紋很好看。我說是媽媽織的,她就叫我請我媽幫她織一件。這位女班主任是我一二年級的班主任,教語文,特別喜歡我,午睡的時候讓我和她女兒一起睡,真當(dāng)我女兒一樣啊!我到現(xiàn)在都還記得她,不過想來她也不在古丁了罷?
? ? 后來升上了初中。97年到2000年的時候,同屆的美女很多,會打扮的大有其人。因為讀的初中不是很好,龍蛇混雜,爸媽生怕我學(xué)壞了,管制得特別的嚴(yán)格。我想那時候應(yīng)該沒多少人記得我吧,因為我三年來穿的都一樣:夏天時白襯衣加黑色西褲,棕色的涼鞋;冬天是我媽穿舊的外套,布鞋。校服有冬夏兩套,一直穿著。裙子,基本是不穿的。不過,因為參加了儀仗隊,有一套制服,面料很差,襯里卻很厚的天藍(lán)色上裝,配著白裙子。首次知道穿套裝裙子要配絲襪,媽媽還給我買了一雙高跟皮鞋來配——初中,真是一段暗淡的日子,我自己都覺得自己跟那些后來去讀藝校的女同學(xué)們來比,壓根兒都不像女孩子了!
? ? 再到高中,讀了一中,是一個讀書氣氛很好的學(xué)校。也是冬夏兩套校服,一年穿不到頭地穿。但是,媽媽慢慢也開始給我買新衣服了,不過都是看著秀氣,卻絕不張揚的款式。直到高三,跟著姐姐出去逛街,媽媽給我?guī)讉€錢,買一件衣服。姐姐看著我選的衣服說老土,親自給我挑了一件上衣。效果如何?第一次穿著上自修,有個男生左看右看,說:沒想到你也是個女的啊。我當(dāng)場沒吐血。姐姐本身就超有女人味,也很會打扮,圍著她繞的男生一直都沒少過。我是想不明白她為什么整天嚷嚷想結(jié)婚卻又說沒人要……敢情追她那些都不是男人?呵呵!
? ? 大學(xué),大一的時候跟宿舍的美女們一樣樸素。大二去了一趟棠下,在敏敏的英明領(lǐng)導(dǎo)下徹底變壞了,沾染上了中高檔衣服,染上了護(hù)膚品保養(yǎng)品,從此就戒都戒不掉了。“女人過了二十歲還不會打扮自己、保養(yǎng)自己,就不算是女人。”這是敏敏的名言,我一直記著。不過那時候也是喜歡休閑裝,多半去班尼路以純什么的淘件T恤牛仔褲什么的就算了。夏天就不一樣了,往少里穿往薄里挑!是因本小姐體豐怯熱,夏天的廣州又悶熱,所以我買的全是吊帶、背心、短裙、雪紡,偶爾穿長一點的也只是七分休閑褲,不然實在沒法熬!冬天的外套雖然不少,卻都是冷色調(diào),穿在身上,得,往人堆里一扔就不見了。大學(xué)有段時間在QQ上跟袁老師吹水,袁老師很誠實地說:老實說,我還不知道你是教育系哪一個呢,沒印象。我想了想,太正常了,上他的課的時候正是冬天!后來他看到我畢業(yè)照,說:這個我有印象,畢業(yè)晚會見過!晚會那天晚上我穿的一條吊帶白底紅花雪紡裙子,最殺食的裝備。
? ? 記得朱德庸筆下的萬人迷說過:“衣服夠了,衣櫥不夠;衣櫥夠了,衣服又不夠!”每當(dāng)阿蘇打開衣柜開始嚷嚷:“不知穿哪一件好了!”我就發(fā)出會心一笑:每個女人出門前都得在心里痛苦掙扎,為了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