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坐標國內老牌985,當初保送本校直博似乎應該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可是后來我明白了看似光鮮的外表下覆蓋的無奈和不易。這篇文章不是用來控訴讀博,也不是為了訴說我當時的無奈和慘狀,只是給將要讀博的學子多一份參考,也給普通大眾還原一個有血有肉的博士生涯和博士學歷。
? ? ? 先來講講我的經歷,傳統工科專業本科剛畢業,小老板告訴我暑假就要開始接手項目了。當然,我是一名項目小白,整整一個暑假,我的工作在自我的摸索中往復進行,沒有人給我指導,做得都是無用功。迄今,記憶最深刻的是一整個假期在悶熱的簡陋廠房里拿著扳手擰螺絲,后來我學到了一個詞形容當時的我-搬磚者。在這個圈子里,還有更多的自嘲戲稱:科研民工、不吃草的馬、博士僧、碼字大漢……。入學后,工作任務主要為四項:上課、項目、課題和日常事務支撐。前三項是所有研究生的常態,但是相信大家對日常事務支撐這塊很有共鳴,飯桌上,只要你提到報賬相信所有人都會和你熱情的交流,這就是革命情誼,因為報賬是一件非常費時費力折磨人的事情,我當時每天白天周旋于學校各大部門,微信步數20000+長期置頂。其實,我在同期的博士生隊伍里算比較幸運的,大老板很早就找我聊選題的事情,有些同學和導師討論選題得等到一年半以后,但是,早選題并不代表跑的早跑得快,關鍵是要確定課題。博士生涯許多坑,大家掉坑各不同。直到轉博之時,我的課題幾經易手,也沒有確定下來。隨便找了個課題混過轉博答辯(所以讀博真的是好進難出),接下來的日子才開始認真思索起讀博這條路的價值和意義(其實好多人在選擇讀博的時候都沒有實際想過這個問題)。我的專業屬于傳統工科行業,處于被互聯網和金融業吊打的狀態。當時面臨的困境是課題不定,繼續花精力和時間找課題,同時畢業后面臨飽和的人才市場和更窄的就業方向;高校新政策下留校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去研究所工作待遇是讓人憂傷的問題,延期畢業已成定局,所以當時決定撤銷轉博申請,作為一名碩士畢業(在此,特別感謝我的導師對我中途轉碩的理解和包容)。
? ? ? 作為曾經的一名局中人,結合周圍所見,談談我對讀博的理解。首先,我要申明博士學歷≠高收入高地位,一紙文憑的含金量可多可少,它所帶來的價值也就相應的可多可少。在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期,各行各業需要人才,各行各業都有職位空缺,所以稀缺的高學歷人才迅速被市場消化,享受到了經濟高速發展帶來的紅利和機遇。但是,現在每年畢業大量的高學歷人才,當然社會是需要這些人才的,只不過變革的時代,發展勢必要側重在其中的某些專業行業,冷落掉其他的某些專業行業。我所學的專業經過了十年黃金發展期,當我本科畢業的時候,大家都在嘆息行業的衰敗,何況讀完博士乎。從這點來看,專業很重要,尤其是讀博士。當年我們專業錄取分數線本校前三,很多分數不夠的同學被調劑去軟件專業,誰能想到幾年后我們都在垂涎他們的高工資,我們之中有魄力的同學選擇轉行,留在老行業的還是云云大多數。當然,這里并不是說讀博是一個不好的選擇,它是一個好和更好的選擇,需要自己去衡量付出的時間精力值得與否,但是天下讀博的人誰不希望博士學歷帶給自己的要大于碩士學歷。曾經有師弟師妹咨詢我博士有用嗎?我說有用,但是有用和有大用差很多,當博士方向和單位需求對等,那么恭喜你走上人生巔峰不是夢;如果方向很偏,對等的單位很難找,或者說相應的行業不景氣,那么它真的可能只是一個學歷。我的身邊不乏去了獨角獸公司拿著高薪待遇帶領團隊實現自我想法的博士,也不乏專業尷尬擇業尷尬拿死工資的博士。
? ? ? 其次,讀博讀的也是導師,導師對一名博士的影響是巨大的。遇見一位負責任的導師,是博士的幸運;遇見對博士培養不聞不問的導師,也不要抱怨,因為這種現象也不少見。負責任的導師總能在各個重要節點,督促指導學生完成并總結階段任務,時刻提醒學生博士畢業的剛性條件,將博士畢業所需解決的大問題分化為小問題一個個解決,這樣博士的學業壓力會降低很多。再者,導師的資源也非常重要,我的一個旁系師兄,絕對學術大牛,個人十幾篇SCI,畢業找工作的時候本校留不下,想去外校任職,應聘答辯的時候沒人理他,當他最后報出導師名字的時候,所有的人都來和他握手……。選擇導師的時候,這兩點很重要,否則就是痛苦的苦行僧生活,造成自我心理壓力,有些甚至壓力過大不能自控釀成悲劇。所以說,導師的人選也很關鍵。
? ? ? 還有一個目前很常見但是需要走進博士圈子才會發現的的現象,尤其是傳統專業。傳統專業目前可在學制時期內讓學生畢業的課題很少,這就衍生出了搶課題搶成果,筆者也是這方面的受害者,而且很多時候這種事情找導師沒用,讀博說是一場周璇的職場大戲并不為過。所以一定要多方打聽清楚再抉擇。
? ? ? 其實我發現讀博還有很恐怖的一點,磨滅人的奮斗力。事實上,這是一把雙刃劍,有些人讀博則剛,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建立自信,對生活和事業產生更大的追求;有些人在經歷了痛苦的讀博歷程后,身上的闖勁已經慢慢磨滅了。身邊的不少博士都有這樣的想法:畢業去體制內,穩定,不要太累就行了。國家花錢培養的博士們最后是這樣的狀態,豈不是一件可悲的事情。心里的憔悴相對身體的憔悴是更可怕的事情,嚴重的是對生活的淡漠。
? ? ? 最后至于興趣什么的其實是最不重要的,我不否認有些人可以不管就業憑著興趣做完博士課題,但是大多數人都是凡人,都有所圖。往往是剛開始憑借著興趣的,在后面都支撐不了自己走下去,會讓你產生懷疑。興趣是理想化的東西,但是現實很骨感。快三十的年紀,面臨結婚生子的壓力,我相信單純的興趣是支撐不了這些東西的。當老師和你談興趣的時候,自己要想清楚這個興趣可不可以當作主業,這個興趣值不值得培養。
? ? ? 講了這么多,讀博是一件好事,也不是一件好事,因人而異,更多的是因客觀條件而異,這是一件復雜的事情。學子們在選擇讀博上一定要想清楚,當決定讀博的那一刻,還是要持之以恒滿懷熱忱的完成自己的課題。這個群體的學業壓力不小,希望大家給予理解,最后祝愿博士們順利畢業,從事自己理想的工作,更好的服務社會,服務人民,服務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