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放了假,我就成了全職的媽媽,照顧飲食起居培養閱讀習慣,午覺睡起來,童謠唱起來。唯一遺憾的是孩子爸爸一直在出差,不能時刻親臨孩子不知不覺成長的美好瞬間。但好處是一個大人一個娃的飲食就簡單得多,加上娃娃繼承了奶奶極愛吃面食的傳統,還不愛吃肉,常常一碗面條里頭三兩顆小油菜再臥一個雞蛋,娃娃就吃得喜笑顏開了??梢姡系凼嵌嗝垂?,讓你缺失些什么的同時也必定會賞你兩三顆甜棗。只要你眼亮心不盲,就不會只看到缺憾。
今日孩子爸爸終于回歸,正像手機里各個程序首頁推送的那樣:忙了一年,回家過年!此時,我肩上的那個叫“妻子”的砝碼立馬分量加重。一接到他飛機落地的消息,就順手把剛收的快遞的文件袋一剪刀剪開,平鋪開來,準備好彩色蠟筆,小朋友立馬來了興致——在平常的紙上畫畫已經吸引不了她了,時不時變出一些不常見的素材包括掛歷、包裝紙盒之類的,她的興致就會被激發。她在書桌前自娛自樂,我就沖進了廚房。
冰箱里的食材是爛熟于心的,一個不常開火的三口之家,幾種蔬菜、一塊生肉、兩三種熟食,在冰箱里各自自由伸展,毫不擁擠——如果春運的車站和返鄉的列車上也是這樣的態勢,我大中華人民該多幸福。思維跳躍至此,自己也忍不住笑了??紤]營養全面、葷素搭配之后,一小塊豬里脊、一棵西蘭花、一個土豆、兩個青椒、兩根青蒜、兩個西紅柿和三個雞蛋放到了臺面。該泡水里的先到盆里去。雖說多泡泡不見得能夠去除所有的農藥殘留,但起碼換來更多心安。然后一杯半米淘洗兩遍之后,放到電飯鍋里頭,選擇精煮模式和標準口感,通電。從機場回來的時間完全夠米飯精煮一次,不軟不硬的口感,是我家先生的最愛。接下來就是備料了。肉拿刀先拍松軟,切小片,改刀,撒上鹽,淋上料酒、香油、醬油,抓上幾顆花椒一把生粉,再放入幾片生姜,上手拌開調勻后,讓所有的味道都跟肉在時光里充分交流和融合,發生奇妙的反應。趁著等待的空檔,西蘭花切成小朵,土豆切絲,青椒切細長片,青蒜切碎末,西紅柿成小瓣,雞蛋在碗里打好汁調好味道。
當米飯的香味隨著電飯煲出氣孔撲哧撲哧往外冒的熱氣充滿整個廚房的時候,看看時間,估計歸家的腳步應該快到小區門口了。打開灶火,熱鍋涼油,倒入食材,看他們隨著鍋鏟一起跳舞,然后觀察顏色或者形狀的變化,調節火眼的大小和翻炒的速度。有時候,看藍色的爐火熱情的輕吻鍋底,會不自覺的被感動;看金黃的蛋液在鍋里瞬間鼓起,蓬松著鋪滿整個鍋面,也會很感動;看肉片一點點把湯汁都吸進,油亮亮的變成醬香模樣,而綠綠的青椒則依然挺括地陪伴左右,就覺得這配色好美……
青椒肉片出鍋的時候,閨女跑到廚房,說已經把餐桌收拾好了,要幫我擺放碗筷。我在她額前輕輕一吻,把菜端上桌,門鈴剛好響起。女兒放下碗筷,開門并獻上了一個大大的擁抱。我繼續進廚房,炒最后一道菜。父女二人一起洗手,盛飯,等我入座。我關掉排風扇,帶出一盤西蘭花和一大腕銀耳紅棗湯。一家人一齊開動,邊吃邊聊。閨女點評說雞蛋西紅柿味道最好,連盛了三勺到她的碗里,拌著米飯吃得哧溜作響;我家先生說肉片里頭花椒味道略重了,倒也別有風味,配上銀耳湯,剛剛好。
是啊,剛剛好。飯菜上桌的時間剛剛好,這一世可以跟你們做親人剛剛好,我可以給你們親手做一頓飯,看你們吃得這么香甜,剛剛好。
曾經拼盡氣力,努力讓自己在職場中八面玲瓏無所不能,用了10年時間成了別人口中的“白骨精”,卻幾乎忘了要怎么去微笑。如今,我暫別職場,給孩子講著睡前故事睡去,看著孩子伸著懶腰醒來,還可以在先生風塵仆仆歸來的時候,把廚房當成我的天地,統領簡單的幾樣食材,用心意變出一桌子家常美宴來,感覺得自己就像一個小小的魔法師。看著飯桌上孩子和先生的笑臉,滿足感就像一朵小花在心里慢慢綻放開,讓自己從里到外都芬芳起來。
這樣的芬芳,不需要在意別人的眼光,只需要自己當下內心的滋養。不需要筋疲力盡的喬裝,全來自近乎本能的愛和關懷。愛家人,也愛自己。既有跟家人共度的煙火日常,也有和自己獨處的文藝呢喃。樂在當下,樂在此時。
這一切,剛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