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女兒一直是個乖巧聽話的孩子。自從進入青春期,我越來越不能把控她。遇到她不聽我的話,或者沒有達到我預期目標的時候,我就會焦慮、擔憂,說教不成的時候就會發火,失控的時候會摔東西,甚至會動手。明明最愛她,卻把她傷得最深。我的初心呢?那時我很厭惡自己的行為,更討厭自己怎么會沒有解決的能力。
? ? ? ? 到底為什么?應該怎么辦?我開始接觸關于親子成長的心理微課。才知道,孩子的問題就是我們自己的問題。想要孩子變得優秀,首先我們自己要成長。知行合一,是一個痛苦漫長的工程,需要時間和耐性。經過的一年心理路程,有時還會發火,過后會自責。女兒就會說,老媽,你學書法、聽心理微課,好像也沒什么大的改變啊?慢慢地我會覺察自己、控制情緒、能想出一些解決的辦法。告訴女兒,四十年養成的性格,媽媽需要時間來改變。人的一生就是來學習和修煉的。
? ? ? ? 為了能高效地溝通,讓我又走進了正面管教課程。提前聽了音頻,有一種不懲罰不嬌縱的處理方式就是和善和堅定,真的太棒了,我也一直在尋求怎么樣能立規矩但又能愉快達成的方法。智慧的Amy家長老師,讓我們輕松愉快地進入頭腦風暴,讓一切的被動學習變成主動索取。這也可以運用到平時的親子養育和事情處理。通過列舉孩子的缺點和希望孩子具有的技能和品格的對比,發現我們對孩子的要求有點苛刻又有點矛盾。讓我們醒悟任何事任何問題都有兩面性。 在不知不覺中度過了四個小時的探討和學習,收獲了很多: (一) 行大于言:游戲中我注視著Amy,只看到她的行為,忽略了她的話語指令。我們讓孩子達到行為的標準,你是否以身作則呢?所以首先要改變的是我們的言行! (二) 任何事都不可能一步登天,需要時間、方法,分步完成! (三) 啟發式詢問而非命令式的語氣,只有感受好的時候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讓孩子成為主體,學會思考,解決問題。你想想看怎么安排你放入時間呢?你覺得這樣做是否妥當呢?你知道這樣做的結果是什么嗎?想想我們的約定?想想看這是什么原因呢?……… (四) 溝通前先學會聆聽。不以達成自己的目的為前提的啟發式詢問! (五) 和善和堅定并用。遇到和孩子不能共識的事情,可以來個擁抱。但是需要詢問的方式:能不能給媽媽一個擁抱呢?可以注視著孩子和善而堅定地重復多說幾次,讓她心甘情愿地擁抱你。雖然孩子的要求被拒絕,通過擁抱她還是能感受到你是愛她的! (六) 錯誤就是契機,又是一個學習的機會,可以讓我們成長進步啦! (七) 感受、想法、決定。學會覺察自己,不是事情的本身,而是關注當下的感受。
? ? ? ? ?經過多次各種學習,學會了放下一切,不關注外在的形式,盡情投入其中。成長道路上,又結識了這么多可愛、積極想改變自己的媽媽。感謝Amy老師,辛苦付出!讓我們感知一切的到來,都是美好的禮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7.3.3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