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來鳳慈善捐贈親子公益行,惠及你我他

前言

在過往的14年的時間里,每年的六一兒童節(jié)前后我們都會自發(fā)組織公益助學活動,今年4月份就開始和恩施來鳳漫水中心學校的胡家萬主任落實本年度資助師生的信息,感謝學校胡家萬主任、張校長、和各班主任的積極響應和支持,通過調(diào)查走訪和綜合評估,最終以學業(yè)成績優(yōu)異、各方面表現(xiàn)突出、家庭極度困難為重點資助標準篩選出了4位需要救助的孩子和1位常年帶病工作的貧困教師。

此次公益活動捐款和走訪都重點圍繞這5位受助對象開展,通過線上公益募捐和線下公益主題沙龍活動,累計有28000多人關注本次活動,最終籌得善款51870元 ,有來自全國各地的60位愛心人士進行了捐贈,來鳳縣漫水鄉(xiāng)人民政府特別為60位捐贈善款社會愛心人士頒發(fā)了“送溫暖、獻愛心”的榮譽證書,在此表示感謝。實地參與慈善捐贈公益行的愛心人士達到了25人(含8位小朋友),整個行程所有費用自理。

本次捐贈方式主要以集中募集、統(tǒng)籌發(fā)放的方式進行,按計劃本次重點捐贈的5位受助人,均獲得人均5000元的捐贈,受助教師發(fā)放給本人外,其他4位學生的善款均由受助孩子的班主任托管,胡家萬主任監(jiān)管,慈善基金會監(jiān)督,以確保每一分善款都用在被資助孩子的學習和生活上面。

善款使用情況說明:本次實際籌集善款51870元,實際捐贈25000元,剩余26870元,慈善基金會代為托管,第二學年再次給這4位受助學生。

讓愛傳遞 我們一直在行動

入戶走訪,讓善款落到實處

第一天行程:2006年5月27日中午,我們一行25人(含8位小朋友)乘坐高鐵、大巴歷時7個小時抵達恩施州來鳳縣入住酒店,大家旅途勞頓稍作休整之后,吃完晚飯就早早休息,準備第二天的捐贈活動。

第二天行程:28日上午8:00,整個愛心團隊準時出發(fā),經(jīng)過1個小時左右的車程,抵達漫水鄉(xiāng)中心小學(明德小學),得到了學校師生們的熱情迎接

上午活動安排:按計劃分4組進行受助家庭家訪,根據(jù)隨行愛心家庭孩子的年齡大小匹配了路程遠近適宜的家庭:

第一組:家訪記錄
受訪貧困家庭:漫水鄉(xiāng)中心小學四年級學生彭姣的家庭,其母嚴重心臟病,需要常年服藥,家庭因病致貧,一家7個孩子,6女1子,5個孩子在讀書,只有父親在家務農(nóng)養(yǎng)家糊口,母親喪失勞動力,只能做日常的家務事,生活條件極差,家中唯一的電器是一臺14寸的黑白電視機。受資助的孩子是第6個女兒,現(xiàn)讀4年級,學習成績非常好,學校老師覺得孩子很有培養(yǎng)前途,特為她申請了此次的資助機會。
走訪愛心家庭:來自華苑小學三(1)班的鄭雯樂(10歲)和來自武珞路小學六(1)班的徐丞燁(12歲)及其父母6人,隨行2位社會愛心人士,和該生班主任老師,共計9人,雨后山路泥濘,走訪人員走山路家訪,單程都花費了將近一個小時的時間,有落差300多米的V型山路需要攀爬,還要途徑一座獨木橋,才能抵達該學生的家里。隨行人員通過家訪,深刻的體驗到孩子們上學不易,特別是在家庭環(huán)境非常艱苦的情況下,他們要改變困難的命運,的確需要社會愛心人士的資助,以及政府的扶貧政策,才有機會走出困境。現(xiàn)場隨行人員自發(fā)又捐贈了一定金額的生活費。同時,愛心家庭的孩子和被資助的孩子也互相認識,并做了一些交流。結(jié)束家訪前,孩子們互留了通信方式,并期待他們通過這一次的結(jié)緣,在未來成長的道路上,同齡人之間的互相鼓勵和交流,雙方都能夠獲得非常寶貴的友誼和心理上的慰藉,有機會將苦難變成最堅實的人生財富,互相激勵,每個孩子都能夠從對方身上學習好的品格和習慣。

第一組家庭

第二組:家訪記錄

受訪貧困家庭:漫水鄉(xiāng)中心小學4年級(11歲)田思榮的家庭,外婆獨自一人帶4個孫子,3男1女,爺爺奶奶也已經(jīng)去世了,去年外公又因為腦溢血去世,媽媽生活無法自理,爸爸在外打工(浙江),一年才回來一次,平時很少聯(lián)絡,外婆年邁,家中4個孩子都在上學,生活壓力非常大。
走訪愛心家庭:紅領巾小學四(2)班蔣夏雨(10歲)和陳天宇(10歲)(2人為同班同學)及家人4人,隨行愛心人士2人,學生班主任1人,共計7人。步行30分鐘左右,親眼目睹一個老人帶著4個孩子相依為命的場景。隨行人員慰問了老人家的生活情況,也分別了解了4個孩子的生活和學習情況,鼓勵他們在家里多照顧外婆,用心學習,有困難的時候?qū)W校和我們都會想辦法幫助他們,希望他們要努力通過學習改變自己的命運。看到如此困難的家庭狀況,隨行人員又情不自禁的為老人捐贈了一些生活費。大家都不由得感慨我們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難和他們比起來,簡直不值一提,家訪的過程中也深深的激勵我們要珍惜當下的生活。

第二組家訪

第三組:家訪記錄

訪貧困家庭:漫水鄉(xiāng)中心小學2年級學生張玉琴的家庭,姐姐讀初一,哥哥16歲在外打工,老師評價該學生特別乖巧,學習成績優(yōu)異,在班上也很活波,很有培養(yǎng)的潛質(zhì),只是家庭環(huán)境太惡劣。媽媽38歲,有嚴重眼疾,行動不便,只能在家里做最基本的家務,無法下地務農(nóng),爸爸60歲在外打工,一個月收入1900元,家庭負擔很重。

走訪愛心家庭:光谷一小一年級(17班)閆雨婷(8歲)和幼兒園水星班李昊軒(5歲)及家長5人,隨行愛心人士1人,張玉琴同學的班主任老師,共計7人走訪。當大家看到該家庭簡陋的民房,四處漏風,灶臺處大白天都是漆黑一片,家里主要只有一家四口人睡覺的一張床,隨行走訪人員又紛紛捐贈了一些生活費給玉琴的媽媽,讓她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多鼓勵2個女兒好好讀書,現(xiàn)在國家政策越來越好,讓孩子多讀書,考中專或大學都可以申請助學貸款,慢慢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家庭貧困的命運。孩子在我們面前也顯得很怯生,我們也計劃今年暑期夏令營,再帶著孩子們?nèi)サ疆數(shù)兀袡C會為孩子們開展一些豐富多彩的活動和課程,不僅給予他們物質(zhì)和金錢的捐贈,而是給與他們更多心理的關愛和情感的支持

第三組家庭走訪

第四組:家訪記錄

受助貧困家庭:漫水鄉(xiāng)中心小學二年級學生向金標,爸爸尿毒癥,需要常年服藥,媽媽在外打工,還有一個3歲的妹妹,只有爺爺一個人在家務農(nóng),照顧兄妹兩個,家里環(huán)境非常簡陋。孩子很乖巧,學習成績不錯,也是學校特別推薦有培養(yǎng)潛力的孩子。

走訪愛心家庭:幼兒園大一班吳睿衡(6歲)和盛小寶(5歲)及家人5人,隨行愛心人士1位,及該生班主任共6人走訪。通過和爺爺溝通,了解到孩子的爸爸正在醫(yī)院治療,每個月都要花不菲的藥費,媽媽出外打工,老人家在家照顧2個孩子,生活非常艱難,現(xiàn)場大家又每人捐贈了幾百給老人家,貼補家里的開支,以解燃眉之急。

第四組家庭走訪

第五組:受助家庭:受助人吳老師,2001年患心臟病,后又患肺結(jié)核,常年帶病工作,妻子無業(yè),孩子年幼,生活艱難。特別捐贈5000元善款緩解吳老師生活壓力,

野外生物課,讓孩子們成為互幫互助的伙伴

28日下午活動安排:公益活動是一個助人助己的機會,我們可以給家庭貧困的孩子物質(zhì)的支持,而城市的孩子也需要豐富的接觸大自然的機會,當?shù)氐暮⒆用刻焐钤谶@片土地,對當?shù)氐纳锓浅A私猓貏e設計了野外生物課互動環(huán)節(jié),希望通過這個活動促進同齡人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感謝中心小學生物課尹先文老師特別為孩子們設計了野外生物課互動調(diào)查表,并按計劃分8組,每一位愛心家庭為一組,并安排2位當?shù)睾⒆幼稣苯M長帶隊,另有2位組員,以及1位社會愛心人士做隨團記者,負責記錄孩子們在田間地埂探索大自然的瞬間。大家愉快地步行了5分鐘左右,在依山傍水的一塊田地了開始了對大自然的探索。

8組學員

下午3點,在地頭由尹老師統(tǒng)一公布游戲規(guī)則,8個小組分頭開始探索大自然,按要求大家要在指定的一個小時之內(nèi)認識莊稼、家禽、野生植物和自然探秘,并提出一個關于大自然的問題,最終以小組的表現(xiàn)評分獲得獎勵,孩子們接到任務就迫不及待地開始探索了……

田間探討

廣闊、狂野、孤寂,這就是我們的自然母親。像那獵豹,就在身邊,優(yōu)美,舐犢情深。不過我們都早早地和自然母親斷了奶,鉆進了只和人交往的社會。——梭羅

對“四體不勤、五谷不分”的城里孩子而言,這次參加親子公益行的8位孩子,通過特別策劃的野外生物課的互動環(huán)節(jié),在生物老師和當?shù)卮蠼憬愫痛蟾绺绲膸ьI下,走出戶外,走進田野,認識了30多種生物:芋頭、玉米、水稻、生姜、南瓜、辣椒、西瓜、黃瓜、生菜、四季豆、水牛、大公雞等等,包括莊稼、家禽、野生植物不同的類別。

觀察生物

大家還觀察了螞蟻的習性,蜘蛛如何結(jié)網(wǎng),甚至還了解了來鳳當?shù)氐奶厣澄?斑鳩豆腐,認識了一種可以用這種植物葉子的汁液通過特別的工藝制作出可食用的綠色豆腐,又名“觀音豆腐”,以及關于這個豆腐的傳說,如何在饑荒年代,因著這個豆腐救了很多人的性命。這些故事,就連我們成人都聽的津津有味。孩子們也期待著我們暑期夏令營的時候,再次來到來鳳與當?shù)氐暮⒆觽円黄疬M到山里菜野菜,一起做斑鳩豆腐,一起體驗動手勞作的美好生活。

斑鳩豆腐

在雨后的鄉(xiāng)間田埂,道路泥濘,孩子們?nèi)杠S地穿梭在田間小路,興致盎然地認識一個又一個不知名的植物。在大自然中,作為成人的我們都快速地從沉悶的生活中抽離了出來,像孩子們一樣開啟了我們的好奇心,對田間的植物產(chǎn)生了極大地興趣,見到每一種植物,我們都認真地請教當?shù)氐睦蠋熀屯瑢W們,我也認識生姜,見到牛皮菜,親眼看到了長勢奇特的包菜。孩子們更是樂此不疲地在田埂上穿梭,雖然剛剛下了幾天的雨,道路泥濘不堪,也無法阻擋孩子們強烈的求知欲,這次野外探索之旅,大大激發(fā)了孩子們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野外課堂

通過實地考察,孩子們有機會將在書本上學習的植物、動物和家禽等類別眼見為實,真正的知識都是源自于生活、體驗和感悟,缺少這些最基本的體驗和認知,所構(gòu)建的知識體系則如海市蜃樓,只能臆想而并不真實。脫離活生生的感知,也就無法生發(fā)出對自然的敬畏之心,所謂的環(huán)保最多只限于不亂扔垃圾而已。這次野外生物課,所有的孩子都很有感觸,有的孩子都不舍得回到城市,希望有機會在依山傍水的田間地埂上嬉戲和探索。

田間地埂

花莖長出、日出、月落、早上的露珠、種子發(fā)芽、蚯蚓在土壤里穿行、陽光中晶瑩的露珠、蘋果自然的成熟、樹木變得堅實、蜘蛛織網(wǎng)、鮭魚產(chǎn)卵……

這一切每一天都在大自然中發(fā)生,如果孩子有機會常常在自然中觀察這些細節(jié),春種秋收、春花秋實,這些自然的詞匯,必將歷歷在目地印在孩子的腦海中,無論在語言發(fā)展、寫作還是藝術方面都將起到很大的作用,對細節(jié)敏銳的觀察力將會讓孩子終生受益,這些都不是在課堂中可以學習到的知識。內(nèi)化和習得,在自然中才是最真實的。我們需要這樣的機會,在電子產(chǎn)品泛濫的時代,我們的一切關系都在受著巨大的沖擊,而學習力是最核心的一項能能力,而從何處找到突破,感恩我們因著“親子公益行”開始了有力的嘗試和探索。

在自然中學習

我們給孩子一次和同齡人一起接觸大自然的機會,在這里,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平等的,沒有富貴貧賤;在這里資助的孩子和被資助的孩子平等的成為了好朋友,因為他們有了最好的橋梁,不是父母、不是學校、也不是自己所學的知識和考試成績的高低,而只是我們在同一片土地上,我們要做同一件事情,就是去認識自然,探索未知,去構(gòu)建屬于他們未來的美好世界,他們才是真正的同盟。

老師點評

作為公益慈善捐贈活動,我們給予的是一定金額的金錢捐贈,但這些被資助的孩子卻擁有城里孩子無法擁有的大自然的饋贈,以及苦難的生活給予他們強大的要改變命運的內(nèi)驅(qū)力,如果用最佳的方式引導這些孩子正確的看待生活的磨難,加之社會愛心人士的捐助,特別是學校和政府的各種支持,他們會有更加輝煌和精彩的人生。

我們組96分

我想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也許就是送給Ta一個和諧的生存環(huán)境和生態(tài)環(huán)境。作為父母,在這個時代,愛孩子就努力為孩子創(chuàng)建一個可以良性循環(huán)的公益教育生態(tài)環(huán)境吧。當人們都在談論互助共創(chuàng)的時候,讓我們在公益教育的道路上,互助共創(chuàng),讓更多人受益。

尾聲

5月29日早上8:00我們整裝返程,路上隨行人員都分享了此次公益之行的感悟。最小的是5歲的小寶,除了一路給我們唱《小泥鰍》帶來歡笑,也告訴我們他還期望以后經(jīng)常參加我們的公益活動;最大的12歲除了一路上給我們唱汪峰的歌,也表示希望爸爸媽媽多給孩子們組織這樣的親子公益活動。

小寶分享感言

每一個孩子都收獲滿滿,期待下一次繼續(xù)參加我們的公益活動,幫助別人,也讓自己有機會擁有更豐富的體驗。作為家長們的反饋也是非常積極和振奮人心,有一位5歲孩子的媽媽說:雖然自己是捐了千把塊錢,但對生活在城市的孩子而言,這種艱苦生活的體驗對自己孩子的幫助卻是無價的,她期待以后有更多機會帶著孩子一起參加我們的親子公益活動,為孩子種下一棵良善的種子。

讓愛傳遞,我們一直在行動

就在返程的路上,很多人已經(jīng)迫不及待的將這次公益行的收獲通過網(wǎng)絡分享出去,有很多朋友踴躍咨詢下一次活動什么時候舉行,讓我們無比欣慰,當“讓愛傳遞,我們一直在行動”的時候,有機會影響更多人加入到社會公益活動中來,幫助別人,也是在幫助自己。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xiàn)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30,431評論 6 544
  • 序言:濱河連續(xù)發(fā)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xiàn)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fā)現(xiàn)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9,637評論 3 429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8,555評論 0 38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jīng)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900評論 1 318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jié)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2,629評論 6 41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fā)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976評論 1 328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nèi)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976評論 3 448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cè)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3,139評論 0 290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shù)厝嗽跇淞掷锇l(fā)現(xiàn)了一具尸體,經(jīng)...
    沈念sama閱讀 49,686評論 1 336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nèi)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1,411評論 3 35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fā)現(xiàn)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fā)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641評論 1 374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nèi)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9,129評論 5 36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zhì)發(fā)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huán)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820評論 3 350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233評論 0 28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jiān)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6,567評論 1 295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2,362評論 3 40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604評論 2 380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