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連這樣的小事兒都不愿意幫我做,你還說你愛我?
總是聽到一些姑娘抱怨說:自己的男朋友什么也不幫自己做,總覺得自己的男朋友不夠愛自己,可是事實真是如此嗎?
大學時宿舍里有一個女孩兒,她和她男朋友高中時就好了。女孩兒是那種典型的小女生類型,她要求的事情男朋友必須要做到,不然她就會不高興。有一次,我們一塊兒在宿舍里聊天,她給她男朋友發qq消息,結果半個多小時還沒有回她,她就開始打電話,一個接一個的打,就這樣斷斷續續的打了半個小時,越打越生氣,最后直接把手機關機扔到了桌子上。我們上前各種安慰,可是絲毫不起作用。過了一會兒,她開了手機,一看沒有消息沒有短信,火氣就更壓不住了。后來,男朋友把電話打過來的時候,她已經是一座噴發的火山了,各種指責,男朋友一再的解釋是因為運動會比較忙所以沒接上。可是女孩兒怎么也聽不進去,兩人就這樣大吵了一架。最后,是她男朋友一再低聲下氣地認錯,哄她求她原諒,兩人才和好的。可是,她男朋友明明已經提前告訴過她那天他們學校舉行運動會會比較忙了。然而,提前的預防還是沒能避免他們之間的“戰爭”。而且,他們之間每一次吵架,都必須是男方低聲下氣的來道歉認錯才能結束,態度差一點都不行。那時,女孩兒總是和我們說:“他要是愛我就應該這樣,不然就說明他不夠愛我。”當時,我也是這樣認為的。
畢業之后,我和男朋友過上了曾經憧憬過無數次的同居生活。我也樂此不疲地奉行著曾經室友教我的愛情理論。一切都是如此的美好。
誰能想到......
有一次晚上下班,我打電話讓他幫我買兩個蘋果回來,我滿心歡喜的等著他回家,可是等到他加完班回到家,我一看他兩手空空什么也沒有,火一下子就上來了,生氣地坐在椅子上。他這才意識到忘了幫我買東西,趕緊過來跟我道歉。可是我越想越委屈,覺得他連我想吃的東西都忘記買,就是不夠愛我了。
“你是不是厭倦我了?煩我了?不愛我了?”我生氣地問道,“怎么會呢?”沒有聽到讓我滿意的回答,火氣噌的一下就上來了,“你這是什么態度,就讓你幫我買個東西你都不記得,還說你愛我?你太過分了,枉我那么一心一意地為你付出。”然后就開始翻舊賬,把之前他做的讓我不滿意的事情一一羅列,各種指責,說著不在乎我,不愛我之類的話。
“你太無理取鬧了,我加完班已經很累了,不想再和你吵!”這一次,他也生氣了,一再地問我:“我怎么不愛你了,哪兒不愛你了?”
看著他那傷心無奈的眼神我卻絲毫不為所動,更加的咄咄逼人。
“那你就愛我了嗎?你又是怎么愛我的呢?我是一個人,我也需要你的關心和愛。我也希望偶爾能夠享受到自己的愛人給做的愛心早餐,哪怕一周只有一次,一個月一次呢,可是你做了嗎?你所謂的那些關心也是我不需要的,你又設身處地地為我想過嗎......”男朋友生氣地控訴著對我的不滿。
我們吵得不可開交,都覺得自己委屈。后來,因為自己心里那固執可笑的想法,我毅然決然地提出了分手,心里想著:如果你愛我,就應該極力地挽留我。可是他沒有,他說他累了,不想再這個樣子了。他這樣說,我心里更氣更委屈,就這樣鬧到了分手。
第二天,還是固執地覺得,他要是愛我就應該來安慰我來哄我,滿腹的委屈使得我要分手的心更加堅決。第二天,第三天,我開始想起他種種的好,平時為我做的一切,開始去想吵架時他說的那些話。
我一直用他不夠愛我來指責攻擊他,那我又是怎樣愛他的呢?
似乎好像我做的有點兒過分了。
我想到了自己的爸媽,爸媽是自由戀愛結婚的,在那個年代的小鎮上算是很前衛了。可是二十多年過去了,他們之間的愛還是讓人羨慕到嫉妒。每次和爸爸去買東西,他一定會給媽媽帶回她愛吃的干果,回到家媽媽接過干果總是笑靨如花;每次媽媽不開心,爸爸總是會耐心地安慰她哄她開心;每次媽媽喊背疼,爸爸總是會走上前去幫她按背;每天晚上,爸爸都會幫媽媽端洗腳水。爸爸對媽媽的寵愛讓我羨慕,所以我總是希望自己也可以找一個這樣的男人。
可是,我只看到了爸爸對媽媽的部分,卻忽略了媽媽對爸爸的部分。
忽略了,媽媽總是會變著法兒的給爸爸做好吃的;忽略了,媽媽總是在爸爸的酒喝完之前就買回來新的;忽略了,媽媽盛飯時總是會把好吃的先給爸爸盛上;忽略了,媽媽對爸爸所做的一切!
那我又是如何愛的呢?就是那些節日的禮物和幾句“我愛你”嗎?就是平時給他買一些東西嗎?相比于他對我做的那些,我做的似乎有些太表面了。
那一刻,我意識到,愛是要做的,是要通過做一些具體的事情來表達出來的。這樣,對方才能感受到你對他的愛,這樣兩個人之間才會平衡。
我意識到了自己的幼稚可笑,于是,我第一次拉下臉來給他發了一條消息“我做好了晚飯,你回來吃吧!”他沖進門,把我擁入懷中的那一刻,我知道,雖然我的暴脾氣很難改,但是以后我要多為他做一些他心里所期待的事情。
這個世界上沒有什么是理所應當的,男人確實要更包容,更多擔當一些,可是愛卻是相互的。
能夠支撐兩個人一起走下去的不是節日里的禮物,不是簡單幾句“我愛你”,而是生活中的表達。既然愛他,又何必吝嗇向他表達呢?
既然愛,就做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