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教:許昌實驗小學宋素君
學生:新四年級
課時:第二課時
師:上一節,我們初步感知了盤古開天地的偉大。誰能用上一節課學習的方法,講述一下這個故事。
生:結合圖片講述整個故事
師:她說出了課文的主要內容。
? ? ? 這節課我們重點感知盤古偉大的形象。
師:(出示目標)有疑問嗎?
生1:什么是體會?
相機板書:想象畫面
生2:體會就是自己的感受
師: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神奇。
相機板書:神奇
師:結合學習目標開始自學(14:06——14:10)
語言提示:可借助批注,談談自己的體會。
師:小組合作探究,你找到了哪些神奇的畫面?感受到了哪些神奇?(14:10——14:14)
師:交流展示,你找到的是哪些地方,看到了哪些神奇的畫面。
生:我們組找到的神奇的地方是:第二自然段“有一天,盤古醒來了……碎了。”我們認為神奇的地方是,當時天地像個大雞蛋,跟我們今天的天地很不一樣。
生2補充:盤古能拿起斧頭劈過去,天地就分開了。我們平時劈木頭都很費勁兒,而他一下子就把天地劈開了。
師:你能讀讀這個地方嗎?
生讀。
師:有點力度了。你想想,我們現在不是劈白菜,應該有力度。
生再讀。(比較有力度)
又找一生。
你這樣連木材也劈不開?
讓我們帶著力量和信心一起讀讀。
“巨人見身邊有一把斧頭……碎了。”
生疑問:“為什么盤古身邊有一把斧頭。”
師:因為這是一篇神話,就是想常人不敢想做常人不敢做之事。
生再談神奇的地方:“輕而清的東西,緩緩上升……變成了地。”平時重的東西都是快速落地。
讀出神奇:那輕而清的東西,讀得輕一點。重而濁,讀得重一點,慢慢下降,讀得慢一點。師生前后合作讀。
生齊讀,讀出神奇。
師:繼續交流神奇的地方。
生:我們組覺得第三自然段的這一句非常神奇——“天每天升高一丈……長高。”我們每天可能才長二三厘米,而盤古每天長高一丈。
師:有補充嗎?
生:質疑。我們不可能每天長三厘米。
生:我感覺這兩個詞特別神奇“頭頂天,腳踏地”。
師:你仿佛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生:我覺得盤古特別強壯。
生2:我還看到了盤古的手麻了,腳抽筋了,但他想到了天地還一團黑,就堅持。
師:多么執著的盤古啊!掌聲送給他。
生3:盤古這個巍峨的巨人就像一根柱子,撐在天和地之間,不讓它們重新合攏。 非常堅持。
師:讀出來執著
師:我也找到了一處“一萬八千年”。引讀。
師:這樣過了一萬八千年+生:
師:又不知過了多少年+生:……倒下了。
生繼續交流神奇的地方。
生:第5自然段。盤古倒下以后,他的身體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滋潤萬物的雨露……
師:有補充的嗎?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了閃電
生:我聽到了他呼出的氣息就是風和云呼動的聲音。
生:我看到了他的四肢和軀干變成了大地的四極和五方的名山。
生:我質疑,應該讓盤古身上的傷疤變成山洞。
師:你們的意見呢?
生:我覺得應該耳朵變成山洞,因為耳朵是相通的。
師:你是說想象是合理的。
師:課文中還有哪些這樣的想象。
師生讀。
師:盤古倒下以后……他呼出的氣息+生讀師:他發出的聲音+生讀
……
他的汗水+生讀
繼續想象
生:他的
再來美美地讀讀這一段“盤古倒下以后……雨露……”(配樂、配圖)
師:多么神奇的變化啊!正是這神奇的變化,盤古用他的整個身體創造了美麗的世界。
師提示:可以講完整個過程,也可講自己認為神奇的片段。
聽有沒有講清神奇的過程,用上自己的語言。
生:講第一部分。
師:誰來評價她講的怎么樣?
生:她加入了自己的想象。
師:還有嗎?
生:他運用了自己的語言,并且語氣語調講出了神奇。
師:還有誰來講講?
生:我講整個過程。
師:誰來說說她講清過程了嗎?
師:誰來評評他講得怎么樣?
生:他講的很好,用上了自己的語言。
生2:建議她加上更多自己的想象。
師:這節課通過盤古開天地的學習了解了神話的神奇,你讀過哪些神話故事嗎?
生:女媧補天、夸父追日、后羿射日……
師:快樂讀書吧給我們介紹了童話故事,下去閱讀并感受神話的魅力。
評課:許昌市光明路小學校長:李叢梅
人教材和統編教材都有。
意識:清零
《盤古開天地》本單元第一篇精讀課文。
閱讀五表達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