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編號044 ? ? BY劉璕
本月做了月檢視和月計劃,聽從老師的建議做減法,其實自己已經有意識做減法了。
在想要變得越來越“好”的路上,壓力大,不開心,往后躲,有點內憂外患的消極狀態,老師讓我不要反復強調,應該這次說了就會停止。
其中關注的一個專業模塊是測評,不管是問卷式的性格測評、情商素質等綜合工具的運用還是無意識測評的筆跡測評,我都想知己達人,更好地做自己,同時幫助更多人!
法國一家公司“希望員工能夠Be yourself”,相信只有員工做好了自己,再加上掌握一點點技巧,你就能在這里做得很出色了。我們一路走來全是技巧,突然讓做自己,反而不習慣,真要去實現還有點困難。我們需要多點真誠,少點套路。
了解性格的目的不是為不做某事找理由,而是有主觀意識去選擇發展那些你原本不擅長的,但這種發展是你內心選擇的,而不是外界推力所致,那你就有了壓力的預判與承受力。而對自己不擅長,而內心聲音也說我不想去發展,否則我太痛苦了,其實這部分是可以被容忍的。當我面對此種場景、面對此類工作,就選擇與他人互補,增加對他人的理解。所有理解來源于了解,才能配合更順暢,不容易產生誤會。我們誤會并非對行為本身,而是動機的揣測,對行為背后的動機的揣測有誤。
比如一對老夫老妻,老頭發脾氣,老太太淡然處之“別理他,他就是那么一個人”。一輩子相處,就不會猜測其動機不良。加速了解別人,而不需要像老夫老妻相處如此多年才得出這個結論。
所以我還需要深入學習和大量實踐運用這些測評工具和手段。
你是誰?深入探索后進行發展,你愿意做誰?你對什么事情會感覺壓力。What只是過程,當你了解what之后,how,以及so what
發現自己的性格類型——深入探索自我發展——和諧共處,與人相處。在生活中與己相處,處理好自己和自己的關系,才能和世界和諧相處,真正發揮自己的作用!我還在自我探索和發展的過程中繼續前行,不是頓悟型選手的我只要堅持,方法得到地實踐終會離目標越來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