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到青春期,我們往往都會聯想到孩子的叛逆。
似乎叛逆已經成為了青春期的代名詞,然而,青春期就一定會叛逆嗎?
青春期叛逆的原因是什么呢?
說簡單點,孩子青春期叛逆,內心是對家里過去現在或者將來的不滿宣泄。
所以,如果孩子小時候沒有存在什么不滿,沒有積壓情緒,青春期相處也比較愉快,那么,孩子往往叛逆很微弱,或者沒有叛逆。
我有一個朋友,她不是老師,更不是什么專家,但她從小對孩子教育非常重視,重視家庭教育方法,重視家庭氛圍。
她自己性格也非常溫和,很少發脾氣,朋友圈發的都是積極陽光的。
最難能可貴的是,雖然她和她先生工作比較忙,但經常帶著孩子出去玩,野炊露營,釣魚等等。似乎她的世界都是美好的事情,命運如此垂青于她。
如今,孩子也不需要她太操心,都非常懂事。
有什么心事都和父母講,自己對哪個同學有好感,都會和媽媽聊。
其實,命運是公平的,孩子都是她從小親自撫養費。
雖然當時家庭經濟一般,只靠丈夫一個人賺錢有些壓力,但她仍然堅持全職帶到了上小學,一路的辛苦太多太多。
從這個家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青春期不一定只有叛逆,也有溫馨甜蜜。
那么,如何讓孩子青春不叛逆呢?
首先,孩子叛逆,很多源于對小時候的不滿與憤怒。
很多父母,孩子出生不久,甚至奶都沒喂幾口,就扔給了老人,拍拍屁股走了。
孩子從小就沒有父愛母愛一樣,從小就得不到足夠的安全感。
我是強烈不建議讓小孩給老人帶的,原因在我的一個視頻上有說,你可以去看看,這里就不多說了。
其實,幼兒時期的親子關系影響人的一生,只有獲得了足夠的安全感,孩子才能自己走得更好更快,才能更好地找到自己的幸福。
當孩子進入童年,孩子與父母的關系直接影響青春期的表現。
如果童年時期,父母能夠多關愛孩子,讓孩子從內心感受到家庭的溫暖,父母的愛。
然而,不少父母在孩子童年時期,不懂得尊重孩子,不給孩子自由。
喜歡按照自己的意愿安排孩子,甚至追求完美,嚴厲要求。
這些都是直接導致青春期叛逆的原因。
還有一個重要的方法就是,清除家里的情緒垃圾。
很多時候,我們自己經常在家發脾氣,要么沖孩子發脾氣,要么夫妻之間吵得不可開交。這些都是無形之中,讓孩子內心堆滿了垃圾。
你的家庭是情緒垃圾場,孩子的內心怎能不臭氣熏天?
如果清除了家里的情緒垃圾,再學會共創美好時光,那就是錦上添花了!
談戀愛的時候你是不是脾氣特別好,然而還會共度浪漫時光。
教育孩子,有時一樣,找到戀愛的感覺和狀態,對待你的孩子!
最后,面對孩子,永遠堅信,限制孩子不如幫助孩子。
就好像孩子喜歡看課外書,但不愛學校的學習,怎么辦?有些家長開始不太愿意讓孩子看課外書了,于是限制看課外書。其實,完全沒必要,因為限制是永遠不能阻止了。
我們可以思考下,孩子為什么不喜歡學校學習的,可能不喜歡某個老師,可能學習壓力大,可能學習方法不夠好,效率低,可能過于喜歡某一方面探索,所以把時間都花在這方面課外學習了!
我們要做的是幫助孩子克服不愛學校學習的困難,而不是阻止孩子看課外書。
限制往往招來叛逆,幫助往往帶來親近!
所以,青春是美好的,不僅僅只是傷感。青春常常遭遇叛逆,但是,青春也可以邂逅溫馨。
今天的內容就到這,如果你覺得我說的不錯,你認可的,你可以分享給你身邊的朋友一起成長,也歡迎你和我互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