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在作品中赤裸裸地呈現自己,不啻放松窯,這是件好事。
?人們一想到赤裸裸就會聯想一些粉色菲菲的畫面,這個是在人最直接的反應;赤果果的展現自己在心理學上面,卻比人本身這樣做更殘酷。每個人小時候都是最天真的時候,在成長的過程中,由于摔倒,受傷,受欺騙,會逐步形成一個保護殼,讓真實的自己裹在厚厚的保護殼里面。
張德芬在《遇見未知的自己》,老人幫助主人公,破除身體的滯礙、化解情緒的癮頭,檢視思想的謬誤,放掉無謂的身份認同,一層一層的呈現最真實的自己,過程是艱難的,但是當女主公越來越接近真實的自己的時候,她就越來越接近來自真我的那些特質:愛,喜悅,和平。而這些特質讓她平和,讓她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受到除了愛人以外更多的意義。
寫作是一個非常好的梳理自己情緒、人生經歷、心靈深處的一個好伙伴。
當我把自己曾經看的這本書在今天的寫作練習中添加的時候,我發現自己在13日家長培訓課程上,葉明糧老師對我自己赤果果剝離,讓我認識自己時候我自己的保護殼。當時覺得老師引導的是錯的,他說謊,他引導了我3次,我都說不是,我很愛我的媽媽;他最后說,你說不是就不是吧。
當到了14日回味的時候,我發現自己撒謊了。當15日自己寫作練習,我才找到了自己理論上的支撐。我用身體,情緒,思想,角色,身份把最真實的自己鎖在了最內層。我沒有覺察自己思想、身份和心靈的不適,不臣服自己的情緒,不聯結自己的身體,我在對抗老師的引導。因為我不愿意赤裸果的呈現自己最真實的自己。
而在課程最后一個階段,寫出自己最討厭最憎恨的人,并且說出對他最惡毒的詞語描繪。這個階段,老師通過人性的反應,讀出最真實的自我,我才發現,原來我是一個虛偽、虛情假意,想要控制,敷衍了事、沒有結果的失敗者。
當自己承認了后,反而心靈和身體是一陣輕松。做個真實的自己,做到表里如一,這個是我需要不斷修煉的課程。
如果我把自己整個人凍結起來,絲毫也不肯暴露,我會更加的痛苦。
02.你的堆肥中優秀的那一部份已經分解了,將生出美好的事物,請保持耐心。
自己曾經也會寫過很多心情日記,或者是隨性而發的文字,但是都被我當垃圾一樣的扔掉了,因為覺得沒有意義。
其實現在看來,那是一筆不小的財富,曾經的扔掉也許是對自己的否定,不承認自己曾經的稚嫩;如果能再次拜讀,我也許會被現在的我迷得七葷八素,這何嘗不是一種重新認識自己的方式。
03.你應該聽聽別人的看法,而且要聽進去,然后做出自己的決定。
左耳進,右耳閉,在大腦里面回旋,在心里消化一下別人的建議,方能轉化成為自己的一份營養。
04.保留文章里面有能量的部份,其他的一律舍棄。
就算再臭再難看的垃圾堆也會冒出生命的綠芽,也會開出一些可愛的小花。有一些文字,或者是有一些人,也許帶有非常多非正面的能量或者是營養,我們可以只觀看冒出生命的綠芽,有著可愛小花的部份,用欣喜的心情去接納和哲學能量。
05.藝術家流露出生命力,有靈性的人則散發祥和之氣。
生命力從何而來,人生和文字中的正面能量;有靈性的人,能夠以當下的一覺察,感應力,散發出生命的本真,而且生命的本真就如剛生下的嬰兒,該哭哭,該吃吃,該睡睡,反而大家都會覺得那孩子是可愛的,是一種生命力的朝蓬之氣。為什么?因為嬰兒就是做自我,呈現自我,活在當下最好的呈現者,所以大家都能感受到這種能量和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