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國門 名揚贊比亞
1986年,喬玉環參加了中國援贊第五批醫療隊。剛到贊比亞湯姆森醫院時,這個不起眼的“young girl”并沒有什么獨特之處。
她的第一個患者是一位津巴布韋中年婦女,腹腔內長有一個足月妊娠大小的巨大腫瘤。找到中國醫生之前,她已經去很多地方尋醫問藥,但當地醫生沒人敢為她做手術。喬玉環手術時,院長、科主任、總護士長都親自觀摩。手術進行了兩個小時,順利從患者腹腔中取出了一個巨大子宮瘤,患者很快康復。
從那以后,慕名而來的患者越來越多,工作非常緊張和辛苦,常常是幾天幾夜不合眼。最多的一次,兩天內連做了13臺手術。喬玉環以精湛的技術和辛勤的付出得到了公認,時任贊比亞總統的侄女特地找到她做婦科手術。
喬玉環采用獨特的沿臍輪小切口術式,術后看不到疤痕,很美觀,患者和家屬都十分滿意,贊比亞廣播電臺還報道了此事,受到了贊比亞人民的尊敬和贊揚,為祖國贏得了榮譽,為醫療隊增添了光彩。
心系患者 鐵肩擔道義
1992年,喬玉環教授已是省內婦產科領域的“名刀”。她主攻的方向是婦科腫瘤的臨床治療和研究,憑著高超的醫技,在醫學界成功地開拓了一個又一個新創舉,每一項大膽的突破都在醫學界掀起軒然大波。
就在那年,一位來自義馬山區的巨大殘余子宮肌瘤患者,走進婦科病房,她已跑遍洛陽、西安、北京等各大醫院,動過三次手術,瘤子還是越長越大。夫妻倆帶著最后一絲希望找到喬玉環,她的丈夫哭著說:“喬醫生,你一定要救救我的妻子,為了治病,我已經變賣了房子和家里所有值錢的東西,我不能再失去孩子的媽媽。”
看著骨瘦如柴、有氣無力的患者,看著悲痛欲絕的患者家屬和可憐的孩子,喬玉環的心震顫了。不手術,患者只有死路一條。但是由于患者曾做過三次手術,腹腔黏連較重并且腫瘤巨大、血運豐富,手術的風險極大。一旦失敗,無疑也會影響到喬玉環教授“名刀”的榮譽稱號。在生與死、榮譽和風險面前,喬玉環果斷決定 :甘愿冒險,即使有一線希望,也要把患者從死神手中奪回來。
手術從上午8點一直進行到下午6點,一個體積為50cm×40cm×34cm,重達25公斤的巨大子宮平滑肌瘤被徹底摘除了。當患者一切都穩定下來后,已經晚上八點多了,整整12個小時,她始終守候在患者跟前,忘記了在家中等待她的母親和餓著肚子的女兒。一個月后,患者痊愈了,出院那天,患者緊緊握住喬玉環的手,熱淚盈眶地說 :“是你們給了我第二次生命,挽救了我們這個家庭,謝謝你們!”
像這樣心系患者,無私奉獻的事例,喬玉環到底做了多少,誰也說不清楚。她總是以自己崇高的境界,譜寫出一曲曲感人肺腑的時代新歌。
下一期講述她的歷程:“傳道授業 桃李滿天下”——喬玉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