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在的美麗會使你由內而外散發魅力。”
《美女與野獸》上映的那一天,白色情人節,正好是室友的生日,四個人一致選擇了去看這部電影。事實證明,這部影片真的很棒。
艾瑪·沃特森真的很美。
小時候看迪士尼的《美女與野獸》時,也會幻想自己有一天會進入一座美麗的城堡,邂逅一位變成野獸的王子,然后,我們相愛,魔咒解除,王子恢復成英俊的樣子,我們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現在真人版的電影讓我重溫了以前的夢,卻也讓我幡然醒悟。
這部電影不過是向我們傳達“外表其實不是很重要,內心的美麗才會讓你真正美麗起來”的中心思想。不可否認,內心的美麗才會讓一個人變得更有魅力。不過,王子最終又為何會恢復原來的容貌呢?
迪士尼所有的童話都會有一個皆大歡喜的結局,也因此而稱之為“童話”。我們從小就生活在童話編織的夢里,夢里有王子和公主,還有一座巨大美麗的城堡,與現實相比,從來都是童話般的夢境更美好。在那里,我們可以穿上華麗的禮服,漂亮的水晶鞋,像公主一樣和王子跳舞……
王子與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是每一個人都希望看到的結局,可是并不是所有的灰姑娘都能夠穿上水晶鞋,也不是所有的野獸都能恢復成英俊的模樣。
看完電影后,我在想,在幕前的我們早就知道了結局,看到野獸不出所料恢復了英俊樣子沒有感到絲毫驚訝,不過,有很多女生和我一樣還是被他帥到了。可是,如果有萬一,野獸醒來時還是可怕的模樣,女巫沒有為他解除魔咒,盡管貝兒最終和他在一起,恐怕我們的內心還會有一絲惋惜吧?
因為童話故事告訴我們王子必須英俊,公主一定要美麗啊,所以我們不會接受那樣的結局。
現實中的王子丑陋,即使內心善良,得到了公主的青睞,又有誰能像貝兒一樣勇敢無畏,為了愛情而奮不顧身?
所以,在電影結束之后,夢也就醒了,貝兒的愛情是少數人的愛情,那阻擋愛情的力量不是那么輕易就能夠被打破的。
若是沒有被貼上童話的標簽,我覺得,野獸沒有恢復成原本的樣子,才是最好的結果,在貝兒心里,他的容貌已經不再重要,她愛他,不在乎他的面容,是因為他內心的善良打動了她,所以在那之后,貝兒為了他而勇于冒險,說服父親幫她逃走去通風報信。
有時候,不再英俊的王子也會成為公主的向往,公主也不再被外貌打動,相比于外在,看重內心的美麗才會因為真誠而促使雙方相愛,兩者的愛情才得以長久。
貝兒和野獸的愛情讓所有人向往。
前不久在新聞上看到貝兒的扮演者,艾瑪沃特森和《哈利波特》話劇版赫敏的扮演者相擁的照片。兩代赫敏相擁,露出甜甜的笑。
艾瑪·沃特森說:“我深信一個人的美麗來自于內在。”
初識她時,她是《哈利·波特》中的赫敏,有著漂亮的長發,美麗的眼睛。喜歡她的沉著,機智,還有堅韌。
沒有想到,現實生活中的她簡直就是赫敏的翻版。2009年,19歲的艾瑪以全A成績同時被三所常青藤名校錄取,她選擇了本科錄取率只有8%的布朗大學。后來,24歲的艾瑪被指派為聯合國婦女親善大使,出席聯合國促進性別平等的“HeForShe”活動,并進行主題演講。那場演講,盡管她自己說當時十分緊張,手在發抖,大腦一片空白,但在演講結束時,還是為她贏得了無數掌聲。
艾瑪開了掛的人生總是讓我們想起那個天才少女“赫敏”。《哈利·波特》中的赫敏陪伴了她十年的時光,從懵懂無知出落成了亭亭玉立,在這十年里,她們幾乎不分彼此,一起成長。艾瑪的個性和赫敏·格蘭杰一樣好強,艾瑪說:“我和赫敏太像了,簡直不忍心別人來扮演她。”
前段時間引起觀影狂潮的《愛樂之城》,贏得了奧斯卡很多獎項,女主角艾瑪·斯通更是拿下奧斯卡最佳女主。在這之前,艾瑪·沃特森拒絕了《愛樂之城》的邀約,選擇了同期拍攝的《美女與野獸》,可能有人會覺得艾瑪·沃特森這樣做很可惜,不過艾瑪卻不是這么覺得,她說,“相比起能否在奧斯卡得獎,我會更在乎該電影能否給人們傳遞一些重要的訊息。”
艾瑪因為家喻戶曉的《哈利·波特》而走紅,像所有的童星一樣,會因為出名而失去一些東西,唯有在讀書時能夠和其他的朋友一樣,暫時做一個普通的孩子,所以,艾瑪喜歡看書,以期用這種方式與外界交流。
你看,失去也就意味著在某處你將會得到一些東西。
艾瑪喜歡看書,所以取得了那么優異的成績,最終進入一所很棒的大學,沒有哪一個人天生就會習得某項技能,天賦固然重要,與之相比,若是沒有日后的用功,天賦又有何用?
她拒絕了被王子拯救的灰姑娘角色,選擇了《美女與野獸》中獨立自主的貝兒。為了讓更多的女孩學會接受自己最自然的樣子,不為迎合別人輕易做出改變,艾瑪要求化妝師保留臉上的雀斑。
艾瑪用自身行動告訴人們,接受最自然的自己,自信,開朗,那樣的自己最迷人。
在看到電影里貝兒臉上的小雀斑時,你是不是也會覺得很可愛呢?
現在,我想告訴自己和所有的女孩,美麗不是外貌的專屬形容詞,當遇到你的王子時,請用你內心的善良,自信,開朗去打動他,如果他同你一樣,渴望看到對方的真誠,那么,他一定會答應你。
記住,你的王子在等你。
以上,共勉。